dīng líng

拼音
dīng líng
注音
ㄉㄧㄥ ㄌㄧㄥˊ

丁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丁玲dīng líng

  1. 小说家。原名蒋伟湖南安福(今临澧)人。女。曾就读于上海大学。1930年参加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陕北曾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建国后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等。50年代受到错误批判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篇小说《母亲》和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等。有丁玲文集》

丁玲的字义分解

  • 丁 [ dīng ]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 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园丁。 丁 [ zhēng ] 1. 〔~~〕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 玲 [ líng ] 1. 形容玉碰击的声音。 玲玲作响。玲玲盈耳。玲珑(a.金玉碰击声,如“和銮玲玲”;b.形容器物细致精巧,如“小巧玲玲”;c.形容人的灵活敏捷,如“八面玲玲”此词现多形容为人处世手腕圆滑,面面俱到)。玲琅。玲玎。

丁玲造句

1、1936年,由白区转移到延安,意味着丁玲彻底完成了从个体到集体的精神选择,完成了身份意识的重建与确定。丁玲的自救是通过政治身份的选择与确立完成的。

2、加入“左联”以后,丁玲创作风格、内容、题材的急剧转变典型地反映了一定时期流行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建国初期,为了营构政治化文学新体制,丁玲以较多的批评文字和不多的创作发出了自己作为“小号兵”呐喊助阵的声音。

4、但“左转”之后,丁玲又无法摆脱“政治体制”对“人的主体性”的监押,日渐丧失了“自由”的意志和独特的创作个性。

5、同时湖湘文化对丁玲个性气质的内在塑造和瞿秋白、冯雪峰等早期共产党员对丁玲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影响,也使得她最终选择了革命文学。

6、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了位于桑干河畔的涿鹿县温泉屯翻天地覆的土改斗争,丁玲与这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7、1955年“丁陈反党集团案”对于丁玲的迫害影响虽然很大,对其影响更深远的还是1933年那次,刚刚擦干胡也频血迹的丁玲,经历了终其一生苦难的“三年囚居”。

8、1947年,丁玲曾在涿鹿的温泉屯创作出反映土改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9、在那丰腴的白嫩脸庞上,特别刺目的是眼圈周围,因哭泣而起的红晕,像涂了过多的胭脂一般。丁玲

10、太阳初升,雾气霭霭,初秋的晨风当中带着丝丝凉意,吹得宫殿内的风铃丁玲作响。

丁玲的相关词语

【丁玲】的常见问题

  1. 丁玲的拼音是什么?丁玲怎么读?

    答:丁玲的拼音是:dīng líng
    点击 图标播放丁玲的发音。

  2. 丁玲是什么意思?

    答:丁玲的意思是:小说家。原名蒋伟,湖南安福(今临澧)人。女。曾就读于上海大学。1930年参加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陕北,曾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建国后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主编等。50年代受到错误批判,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篇小说《母亲》和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等。有《丁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