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拼音
bìng dǔ
注音
ㄅㄧㄥˋ ㄉㄨˇ
繁体
病篤
近义词
危急 垂危 垂死 危机

病笃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病笃bìng dǔ

  1. 病势沉重。

    be critically ill; be dying;

引证解释

  1. 病势沉重。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 强起 应侯应侯 遂称病篤。”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后病篤復遣人哀恳神君求救。”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方 京 病篤,人谓其必死。”

国语辞典

病笃bìng dǔ

  1. 病势沉重。

    《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秦王闻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三国演义·第二回》:「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

    垂危

网络解释

病笃

病笃,读音bìng dǔ,汉语词语,解释为病势沉重。病情很严重。

病笃的字义分解

  • 病 [ bìng ]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 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2. 缺点,错误。 语病。通病。弊病。 3. 损害,祸害。 祸国病民。 4. 不满,责备。 诟病。 5. 烦躁,担忧。 “郑人病之”。

  • 笃 [ dǔ ] 1. 忠实,一心一意。 笃学。笃信。笃志。笃情。笃厚。 2. 厚实,结实。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3. 病沉重。 病笃。

病笃造句

1、我叫去刽子脚,我正在病笃之间,用牙咬碎他们的枪托。

2、还有些有权势的人从病笃乱投医,到病笃乱投“鬼”而不投医。

3、病笃时,他仍有气无力地说个不停,如同梦中之语,然所言皆国家大事。

4、吴主权病笃,召恪受遗,恪遂为首辅,欲收时望,缓逋责,除关税,宣布惠泽,远近腾欢,乃修筑东兴堤,左右倚山,夹筑两城。

5、十一、在经济不景气的大形势下,调低工资指导线就是“病笃乱投医”!在我们看来,这是没有分清这些数目字在当下的象征意义和实际蕴涵的缘故。

6、这难免让人心烦意乱,于是有些专家便“病笃乱投医”,呼吁“应将吸*定为犯罪”。

7、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8、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9、平中五年,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

10、近来,某些专家学者呼吁青少年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大概是他们觉得“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于是病笃乱投医,转而向孔老夫子讨救兵了。

病笃的相关词语

【病笃】的常见问题

  1. 病笃的拼音是什么?病笃怎么读?

    答:病笃的拼音是:bìng dǔ
    点击 图标播放病笃的发音。

  2. 病笃是什么意思?

    答:病笃的意思是:病势沉重。

  3. 病笃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病笃的近义词是:危急 垂危 垂死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