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拼音
bāo zǐ
注音
ㄅㄠ ㄗˇ
词性
名词

包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包子bāo zǐ

  1. 用圆形发面皮包馅蒸成的食品。

    steamed stuffed bun;

引证解释

  1. 用面做皮,用菜、肉或糖等做馅儿包成的一种食品。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诸般蜜煎香药……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
    清•褚人穫 《坚瓠秘集·饱生众疾》:“王龙图 晳造食物至精细食不尽一盂,食包子不过一、二枚。”
    丁玲 《压碎的心》:“那些兵就跑来抱他买包子给他吃,又把他引到上房去。”

  2. 皇帝赏赐给臣下的银钱封包。

    宋•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賫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
    宋•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近岁帝子蕃衍宫闈每有庆事,赐大臣包子,银绢各数千匹两。”
    清•俞樾 《茶香室三钞·金珠包子:“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

  3. 冶炼金属时盛金属溶液的器具。

    巴金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晚上他常常在梦中叫起来:‘铁水!铁水!包子放下一点行车靠过来!’他好像就在转炉旁边指挥工作一样。”

国语辞典

包子bāo zǐ

  1. 用面皮包馅,蒸熟可吃的食品。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
    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蒸作从食:『大包子』、『诸色包子』。」

    如:「肉包子」、「包子"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d8a00ad17>菜包子」。

  2. 旧时银钱等的封包。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赉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

包子的字义分解

  • 包 [ bāo ]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 包装。包饺子。 2. 包好了的东西。 邮包。背(bèi )包。 3. 装东西的袋。 书包。皮包。 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5. 总揽,负全责。 包销。包揽。 6. 保证。 包赔。包在我身上。 7. 约定的,专用的。 包饭。包工。 8. 围。 包围。包剿。 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 包子。糖包儿。 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 脓包。 11. 姓。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包子造句

1、“包子爷爷”七十多了,但身体很好,无论春夏秋冬的哪一天他都出来卖包子。

2、集齐七只苍蝇可换肉包子一个。

3、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汪曾祺

4、武功吃的东西有:小笼包子,旗花面,普集烧鸡,锅盔等。

5、包子:我的目标就是打败你!老林:小伙子挺有志气的嘛。包子:报上你的名字来吧!老林:……蝴蝶蓝

6、你说包子里没人,怎么馅子里有人的头发呢?

7、主食包子,有荤有素,有汤有粥,丰简或许由不得自己,但那一口热饭是不限量,管饱的。

8、由于白天饮食丰盛,夜餐吃点馒头、包子、面条或喝点牛奶等热饮即可,既充了饥,又不伤脾胃,还有利于睡眠。

9、现在,群金村及方圆4万余亩坡岗地已全种上了油桃树,昔日光秃秃的旱包子如今成了村民的“聚宝盆”。

10、晚上继续出摊,成绩要比早晨的那趟好一些,卖出了40多个包子

包子的相关词语

【包子】的常见问题

  1. 包子的拼音是什么?包子怎么读?

    答:包子的拼音是:bāo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包子的发音。

  2. 包子是什么意思?

    答:包子的意思是:①.用面皮包馅,蒸熟可吃的食品。②.旧时银钱等的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