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g shān

拼音
xīng shān
注音
ㄒㄧㄥ ㄕㄢ
词性
形容词
繁体
腥羶

腥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腥膻xīng shān

  1. 腥而膻的味道。

    smelling of fish or mutton;

引证解释

  1. 亦作“腥羶”。亦作“腥羴”。

  2. 难闻的腥味。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象。

    晋•葛洪 《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南朝•梁 沉约 《需雅》诗之三:“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羶和九穀。”
    《西游记》第七二回:“那长老闻了一闻见那腥膻,不敢开口。”
    清•唐孙华 《憎蝇》诗:“但知逐腥羶,偏能变黑白。”
    郭沫若 《恢复·血的幻影》:“绵绵的春雨你洗不尽这大地的腥膻。”

  3. 指肉食。

    《梁书·文学传下·刘杳》:“天监 十七年自居母忧便长断腥羶,持斋蔬食。”
    唐•徐夤 《溪隐》诗:“絶却腥羶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清•方文 《赠于息庵先生》诗之一:“垂老岂能忘战伐长斋不忍近腥羶。”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饮食为例》:“欧 美 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

  4. 旧指入侵的外敌。

    《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引 唐•郑处诲 《刘瑑碑》:“天寳 末 犬戎 乘我多难无力御姦,遂纵腥羶,不远京邑。”
    明•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羶殄灭无遗,庶可以雪国家之耻。”
    清•谭嗣同 《治言》:“吾 中国 帝王之土岂容溷以腥羴!”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三场:“我也是北方人有家难返,何日里,雪国耻,扫荡腥膻?”

国语辞典

腥膻xīng shān

  1. 牛、羊肉刺鼻的气味。

  2. 肉食、荤菜。

    《梁书·卷五〇·文学传下·刘杳传》:「自居母忧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
    唐·徐夤〈溪隐〉诗:「绝却腥膻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3. 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

    明·姚茂良《精忠记·第四出》:「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膻,殄灭无遗。」

网络解释

腥膻

腥膻》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腥而膻的味道。

腥膻的字义分解

  • 腥 [ xīng ] 1. 像鱼的气味。 腥气。血腥。腥膻。腥秽。腥臭。腥臊。腥风血雨。 2. 鱼或肉一类的食品。 荤腥。 3. 生肉。 “君赐腥,必熟而蔫之”。

  • 膻 [ shān ] 1. 像羊肉的气味。 膻气。膻味。腥膻。 膻 [ dàn ] 1. 袒露。 2. 胸中。 膻中(➊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➋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腥膻造句

1、鞑子之患并非肘腋,试问阁部,若数年后天下腥膻千里,李信又该躲到哪里去?逃到哪里去?

2、孔府是绝对不嫌金蒙的腥膻之味的,更记不得自己是华夏汉人之后。

3、流淌着腥膻,叠叠污秽荡涤相连.

4、既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肉食的腥膻,增加的香味以增进,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药效,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

5、艾布特挤出沙陀奶,沙陀奶粘稠且味道腥膻,但是饥饿的小柯德还是吃了的很香,这个人类的婴孩毫不为沙陀奶的膻味所苦恼,但是粘稠的沙陀奶却不能代替水。

6、大量胡人的涌入,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一时间长安城内毳毛腥膻,胡气氤氲。

7、稍就陵夷,忽遭窥觊;封豕东来,既贪又肆;如饮狂药,如中酒醉;四野飙驰,腥膻遍地。

8、但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浑水蟹”,不少蟹的蟹背腻滑腥膻,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在浑腻不堪的“投饵水”中长大。

9、时闻盂还在搽拭眼睛,也不知那牛怎么那么多口水,粘腻腥膻,总也搽不净,眼里也被染了好些,一劲儿发痒。

10、凡真药者,或生于高山之巅,或匿于深谷之隙,吸食天地之气逾千年,昼夜滋生而不息,聚腥膻腐焦香五臭。

腥膻的相关词语

【腥膻】的常见问题

  1. 腥膻的拼音是什么?腥膻怎么读?

    答:腥膻的拼音是:xīng shān
    点击 图标播放腥膻的发音。

  2. 腥膻是什么意思?

    答:腥膻的意思是:①.牛、羊肉刺鼻的气味。②.肉食、荤菜。③.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