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外敌的入侵和民族的危亡,他积极奔走呼号,倡导开发民智、启发民众爱国觉悟。
2、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屡次签订城下之盟。
3、如此,不必忧心外敌,又可安居乐业,莫不使边民人心归向。
4、换句话说,如果他去打仗,可以写一篇震惊天下的讨伐檄文,但是敌人看不懂。可以一枪击中几公里外敌人眉心,但是不知道怎么给子弹上膛。可以制订改变战局的旷世奇谋,但很可能错打盟友。
5、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大乱,以至改朝换代。
6、国家遭受外敌的侵略,大丈夫岂能草间求活,忍辱偷生!
7、金陵制造局当年赶造“后膛抬枪”装备北洋陆军抗御外敌。
8、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因不满老蒋不御外敌,专打内战的政策,他们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老蒋并扣押了他,在我党的调解下,事变和平解决,老蒋终于开口同意国共合作共御外侮。
9、匡孝虽背叛朝廷,但仍是我汉家子民,和咱们是同路人,值此危难之际,理应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0、都是因为从清未以来内乱不断,闹得国困民穷,军阀混战,外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