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2、“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3、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4、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5、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6、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7、赵启霖着即行革职,以示惩做,朝廷赏罚黜陟,一秉大公。
8、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9、又开具元符三年臣僚上章疏者的姓名,区分邪正,各有上中下三等,分别予以黜陟。
10、清代职方“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核过以待赏罚黜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