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ì zǐ
注音
ㄧˋ ㄗˇ
繁体
義子

义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义子yì zǐ

  1. 即义儿。

  2. 套盒的内盒。

引证解释

  1. 即义儿。参见“义儿”。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过继文书 倪霜峰今将第六子 倪廷璽,年方一十六岁,因日食无措夫妻商议情愿出继与 鲍文卿 名下为义子。”
    清•李渔 《玉搔头·括要》:“在下皇帝义子左军都督 朱彬 是也。”

  2. 套盒的内盒。

    宋•洪迈 《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合中小合子曰义子。”

国语辞典

义子yì zǐ

  1. 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父母染病双亡张员外认我为义子,抬举得成人长大。」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日食无措父妻商议,情愿出继与鲍文卿名下为义子,改名鲍廷玺。」

网络解释

义子

其与结拜相似认作的子辈的男性幼者为子此人即为义子,属干亲。当今随着时代发展义子的称呼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北方地区则大多称“义子”叫做“干儿子”;而结拜的兄弟姐妹称为“义兄”、“义弟”、“义姐”、“义妹”北方地区则大多称为“干哥哥”、“干弟弟”、“干姐姐”、“干妹妹”。在法律称谓上民间对收养来的孩子称为养子女抚养双亲为养父母。

义子的字义分解

  • 义 [ 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 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 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 义齿。义肢。 7. 姓。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义子造句

1、最后在一场战役中,宾汉救了罗马司令官一命,司令官为表示感谢而收他为义子,使他的地位马上从奴隶升为继承人。

2、针对神经网络中传统神经元模型在结构和信息存储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子波基函数网络的神经元集聚模型。

3、但是“功为严嵩义子、工部尚书赵文华,浙江巡抚胡宗宪攘为己有”。

4、第六回仁义犬教带仁义子老习德帮衬少武松。

5、武当派武当七侠张翠山与天鹰教紫微堂主殷素素之子,明教四大法王金毛狮王谢逊义子

6、根据艾老的遗嘱,他的骨灰由义子段士谋护送,一部分安葬在山丹县,一部分撒在他当年和学生开荒种地的山丹四坝滩。

7、以讹传讹,导致古文中把收养的义子称为“螟蛉之子”,“察物未精”的先祖们哪里想得到蜾蠃“收养”的正是自己后代的“食物”。

8、少年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老来无子,收养义子以续后嗣。

9、兰陵王敬佩赵侠深明大义,不记前隙,便将其收为了义子

10、围拢的人群中,有人认出了庄园园,有人认出了庄员外的义子胡弄,也有的人认出了道县双甲童生秦生。

义子的相关词语

【义子】的常见问题

  1. 义子的拼音是什么?义子怎么读?

    答:义子的拼音是:yì zǐ
    点击 图标播放义子的发音。

  2. 义子是什么意思?

    答:义子的意思是: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