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字体偏行草,又蕴含点正楷的味道,勾打的很急,撇拉的很长,点则力透纸背,足可见书写者当属那种性格浮躁骄狂功利心极强的腹黑之徒。
2、该文为行草书代表作,用笔顿挫分明,神融笔畅,疏密相间,笔断意连,变化多端,可谓“一行众象,万字皆别”,通篇20个字“之”字各具形态,无一相同。
3、单身勤苦,霜行草宿,营办棺椁,造立冢墓,葬送母兄,俭而有礼。
4、祖国语言历史久,四千年文化有传承。甲骨文字是源头,小篆楷书是正统。行草飘逸形体美,世人学习永无休。世界母语日,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让中华文化永远流传!
5、书法作品应内容健康,文辞优美,体例纯正;合传统,合章法,合情性;不做作,不呆板,不狼藉;无俗气,无邪气,无戾气;如果是行草书,须有书卷气。
6、话还要从头说起,两晋时期,早已对中原大地、富饶之乡垂涎三尺的塞北各族,就像横行草原的白毛风般,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原。
7、大字行草用笔强化提按顿挫,折冲绞转,锋出八面,线形变化恣纵不可端倪。
8、这大概是“外”与“升”字的书体在行草之间极其的相似,特别是作者的名字不受平仄的限制,讹变也不易觉察出来。
9、使草书以作楷之笔出之,起讫变化而不失法度;反过来,楷书又以行草之笔出之,自然变得血肉丰满。
10、从沈先生行草见诗魂,是通过行笔中的应势随变,通过结体与布局中的跌宕起伏、舒徐驰骤、疏密离合,体现诗韵的节奏美、诗意的流动美、诗境的空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