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
2、其实,自矜仁义的宋襄公是一个凶狠残忍的伪君子。
3、何须藉此自矜骄?簌簌一阵疾风过,方知根深冠自高。
4、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
5、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6、一位谦虚有礼的修行人,他当然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7、谢谢先生解惑!那‘?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8、如查嗣庭、汪景祺,自矜其私智小慧,傲睨一切,轻薄天下之人,遂其丧心背义,谤讪君上。
9、楚歌的变化更加明显,素来自矜于达观知命、荣辱不惊,如今却为缥缈无形的恐惧所困扰,处处表现得怯懦而畏缩。
10、项羽明明“自矜功伐,奋其私智”,却不准别人说他半个不字,把自己描绘成“一朵花”,结果自刎乌江;刘邦技不压众,才不惊人,竟能完成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