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拼音
pí huáng
注音
ㄆㄧˊ ㄏㄨㄤˊ
繁体
皮黃

皮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皮黄pí huáng

  1. 戏曲声腔西皮和二黄的合称。

    short for xipi and erhuang; Beijing opera;

引证解释

  1. “西皮”、“二黄”两种声腔的并称。京剧的声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故京剧亦称“皮黄”。参见“西皮”、“二黄”。

国语辞典

皮黄pí huáng

  1. 传统戏曲的腔调。为西皮、二黄的合称。清初皮黄是汉调和徽调的主要腔调随著汉调、徽调以及二者合流演变而成的平剧在各地流传对湘剧、粤剧、桂剧、滇剧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作「皮簧」。

皮黄的字义分解

  • 皮 [ pí ]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皮毛。 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裘皮。 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封皮。书皮。 4. 表面。 地皮。 5. 薄片状的东西。 豆腐皮。 6. 韧性大,不松脆。 花生放皮了。 7. 不老实,淘气。 顽皮。 8. 指橡胶。 胶皮。皮球。 9. 姓。

  •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 5. 姓。

皮黄造句

1、烟台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

2、雪象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烟台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

3、结论该方法是提取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4、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橘皮黄酮的工艺.

5、对洋葱皮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6、舅舅会厨师手艺,还会唱皮黄戏,但到了关东几年,“事由儿不顺”,最后只带回一个“大脚片妗母”。

7、以皮黄腔为主,同时兼具哭头、高拨子、四平调、南梆子、娃娃调等,这才最终形成了京剧。

8、兰芳在清末本专唱青衣正旦,所谓贴旦。民国以后乃兼唱花衫。他本人是以皮黄起家的。但他并未忘记他梅家祖传的昆曲。唐德刚

9、江西的土腔土调,弋阳腔、饶河调、采茶戏、三脚班,唱成皮黄、唱成海盐腔、唱成京腔京调。

10、荀慧生在唱梆子戏时代,因为为京戏同场演出,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很多皮黄戏,但正式从梆子改演皮黄,却是他倒嗓以后的事情。

皮黄的相关词语

【皮黄】的常见问题

  1. 皮黄的拼音是什么?皮黄怎么读?

    答:皮黄的拼音是:pí huáng
    点击 图标播放皮黄的发音。

  2. 皮黄是什么意思?

    答:皮黄的意思是:传统戏曲的腔调。为西皮、二黄的合称。清初,皮黄是汉调和徽调的主要腔调,随著汉调、徽调以及二者合流演变而成的平剧在各地流传,对湘剧、粤剧、桂剧、滇剧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作「皮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