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此相应,其传记体散文由前期以表现传主的舛错命运为主题转变到后期以表现传主的真率个性为主题,主题风貌由压抑向真率演变。
2、辰星乱逆,阴阳舛错,玄黄喷薄,普通人认为,玄黄为混沌之气。
3、纵知我半世舛错流离,我亦不悔与你初遇。
4、朕神气恍惚,时患昏晕,自思生平行事,大半舛错,今日悔已无及。
5、几轮之后,周文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错,怎奈老师吹毛求疵,总能找出舛错。
6、整个教学楼层传来朗朗读书声,英文数学语文历史政治各种学科的词汇交叉舛错在一起。
7、读者的三言五语倒实实在在,既说出了自己阅读时的真实感受,又指出了文中的疏漏和舛错。
8、与凤凰那一篇,我就核对了几种英译《古兰经》和马子实(马坚)先生的汉译,并请教通晓阿拉伯语熟悉中东风俗名物的专家,从而确定和合本等旧译的舛错。
9、他不是泛泛一说,而是认真剖析其“人物、情节、故事的前后舛错”,乃至整体风格的不协调。
10、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