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拼音
bǐ fēng
注音
ㄅㄧˇ ㄈㄥ
词性
名词
繁体
筆鋒

笔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笔锋bǐ fēng

  1. 毛笔的尖端。

    tip of a writing style;

  2. 写字、作画、写文章的艺术手法及特征。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3. 喻指文章的精采、犀利之处和书画的用笔。

    touch; vigor of style;

引证解释

  1. 毛笔的尖端。

    唐•方干 《卢卓山人画水》诗:“海色未将蓝汁染笔锋犹傍墨花行。”

  2. 诗文书画所表露的气势、锋芒。

    南朝•宋 鲍照 《拟古》诗:“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李白 《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 中山 兔。”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讽刺的笔锋和刻毒的描写对于敌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宽恕的。”

  3. 笔画的锋芒。

    宋•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九》:“《阴符经序》则 蔡君謨 以为 柳 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
    清•俞樾 《茶香室续钞·米襄阳论题榜字》:“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

国语辞典

笔锋bǐ fēng

  1. 笔毫的尖锋。

    唐·李白〈草书歌行〉:「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2. 书法笔画的棱角、锋芒。

    宋·姜夔〈续书谱〉:「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
    宋·陈思《书苑菁华·卷十九·书诀·唐太宗笔法诀》:「趯须存其笔锋得而出策须仰策而收。」

  3. 比喻所写的文章。

    如:「他的笔锋常带有感情。」

网络解释

笔锋

笔毫与笔锋是一个整体两个概念。一支优质毛笔必须具备笔毫、笔锋两个要素。一般优质的笔既有优等的毫,更有优质的锋(颖),如等外毛、劣质毛、废品毛同样可以制作毛笔从外观看很像一支毛笔,实际有毫而无锋。笔锋在毛笔头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书写过程中用中锋、侧锋、露锋折转自如按笔提笔不倒锋,不散锋等,都是通过笔锋才能完成的。将笔头用手捻开笔尖前部锋颖区捏平后在阳光或灯光下映看有一截较为透明晶莹的部分就是笔锋,也叫锋颖,简称锋。

笔锋的字义分解

  • 笔 [ bǐ ] 1. 写字、画图的工具。 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3. 用笔写,写作的。 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 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5. 像笔一样直。 笔直。笔挺。笔陡。 6. 量词,指钱款。 一笔钱。 7. 指散文。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 锋 [ fēng ] 1. 刀剑锐利的部分。 刀锋。剑锋。交锋。锋利。锋芒。锋镝(泛指兵器;亦喻战争)。 2. 器物的尖锐部分。 笔锋。针锋相对。 3. 形容语言的尖锐。 话锋。谈锋。 4. 在前面带头的人。 先锋。前锋。

笔锋造句

1、她的文章气势雄伟,笔锋奔放。

2、这篇文章针对时事冷嘲热讽,笔锋十分犀利。

3、笔锋一点,歪风不见,报纸一练,腐气完蛋,网络一报,撤职查办,电视一曝,领导起跳。记者节到啦,愿你们拥有一身正气,打到歪风邪气,匡扶社会的正义。

4、以细腻的笔锋勾勒出一幅有山有水的优美风景,如行云流水一般挥洒自如。

5、笔锋及此,简直就是王熙凤嘴里的“三处有益”,何陋之有?充分竞争、活力四射的行业和领域,不会是齐刷刷的规整,相反其一定是良莠不齐的。

6、“巴山鬼才”魏明伦,凭依《潘金莲》傲立于世,《巴山鬼话》更是独出机杼,笔锋甚健,道人所未道,言人不敢言,令人击节赞叹。

7、他的文章笔锋犀利,连反动派也赞叹他的文章“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8、两扇樱红醒目的楼门之上,则悬着一块更为亮眼的黒木牌匾,其上两个烫金大字笔锋淳厚、如飞龙走蛇,写着——武府。

9、其中分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露出笔锋即笔尖,今字的点收藏锋,体现出不同的形态。

10、反之,如果使用含胶重的墨写草字,一是笔拉不开,粘连得厉害,二是写几画墨就干了,很难控制好笔锋,也会影响创作或书写时的情绪。

笔锋的相关词语

【笔锋】的常见问题

  1. 笔锋的拼音是什么?笔锋怎么读?

    答:笔锋的拼音是:bǐ fēng
    点击 图标播放笔锋的发音。

  2. 笔锋是什么意思?

    答:笔锋的意思是:①.笔毫的尖锋。②.书法笔画的棱角、锋芒。③.比喻所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