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gōng

拼音
yáng gōng
注音
ㄧㄤˊ ㄍㄨㄥ
词性
动词

佯攻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佯攻yáng gōng

  1. 假装向敌人进攻虚装声势并无实际行动。

    feign(talse) attack;

引证解释

  1. 虚张声势地假进攻。

    周恩来 《关于粉碎前四次“围剿”的电报》:“据此情况我们遂改强袭 南丰 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七章:“大部分同志都主张以东边的山腿为佯攻的方向主要攻击西边的山腿然后夺取主峰。”

国语辞典

佯攻yáng gōng

  1. 一种军事上欺敌作战的手段。仅作有限度的攻击使敌方判断错误发生实质上的反应诱导其离我主攻方向。可自一小规模的袭击乃至一大规模的助攻。

网络解释

佯攻

佯攻是和主攻相对应的在军队攻击敌人的行动中,为了不让敌方判断出我方的具体攻击方向、位置和力量从而集中兵力防守我方主要攻击方向和力量。所以经常会在发动攻击同时派出另外一支或几支的部队向敌人发动虚假攻击让敌人判断不出哪支是主攻部队,而达到分散敌人防守兵力掩护主攻力量夺取胜利的目的这些为了掩盖主攻力量的攻击就是所谓的佯攻

佯攻的字义分解

  • 佯 [ yáng ] 1. 假装。 佯装。佯作。佯狂。佯称。佯攻。佯言(说假话)。佯死。

  • 攻 [ gōng ] 1. 打击,与“守”相对。 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2. 指责,驳斥。 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 3. 治病。 以毒攻毒。 4. 致力学习或研究。 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佯攻造句

1、阿尔萨斯向后一跃,佯攻,然后用力挥舞霜之哀伤.

2、他们要求英国在北部海岸发动佯攻

3、两军相近时,蜀将姜维和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做势佯攻,司马懿不敢逼近,只好退兵,蜀军入谷然后发丧。

4、在攻占宜章县之前,赵阔确实按杨秀清大张旗鼓的佯攻策略进行,但一攻出宜章杀入广东境内之后,赵阔立刻换了一个人。

5、不若佯攻长沙,实则成围点打援之势,若是其他两郡来袭,正好伏而杀之,不来,哼,更好。

6、至下午,敌意气消退,刘锜遣数百人出西门呐喊佯攻,却以数千人轻出南门,直冲敌阵,刀斧乱下,敌弃尸毙马,血肉枕藉,死者不计其数。

7、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8、运动战的实行方面,问题是很多的,例如侦察、判断、决心、战斗部署、指挥、荫蔽、集中、开进、展开、攻击、追击、袭击、阵地攻击、阵地防御、遭遇战、退却、夜战、特种战斗、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连续作战、无后方作战、养精蓄锐之必要等等。

9、主公,兵家有云,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如今我军十倍于刘璋,当将涪城四面围住,三面佯攻,一面主攻,定能一鼓而下。

10、我们采用明刑弼教的方法,正面佯攻,主力转移。

佯攻的相关词语

【佯攻】的常见问题

  1. 佯攻的拼音是什么?佯攻怎么读?

    答:佯攻的拼音是:yáng gōng
    点击 图标播放佯攻的发音。

  2. 佯攻是什么意思?

    答:佯攻的意思是:一种军事上欺敌作战的手段。仅作有限度的攻击,使敌方判断错误,发生实质上的反应,诱导其离我主攻方向。可自一小规模的袭击,乃至一大规模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