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在鱼塘养鱼的悠久历史,证明了中国在地产上私产制度的施行,要比欧美早得多——中国在唐、宋期间的富庶,可不是侥倖的。以天然环境而论,鱼塘养鱼的条件怎可能及得上大湖?私产保障的需要很显然将鱼从湖里带到塘中。张五常
2、我坚信私产与市场对社会的价值,不止四十年了。
3、食物篮子的公地悲剧,因为私产或类似的正式安排而避免了。
4、嫁妆跟随妇女由娘家到婆家,成为她们在新家庭中的“私产”。
5、君王的私产与国有财产实质上难以分别,所有权与政权结合十分紧密。
6、而且,这里的房子都是私产房,也没有单位管,所以这事就搁下来了。
7、末将不敢,只是这冀州刺史大权非是你韩家的私产,汝父子二人岂可如此私相授受?
8、孜孜不倦的赚钱没什么不好,财富不是比萨,不是我吃的太多你就得喝西北风,在自由社会中,在有法治和私产保障的社会中,别人变富,没人吃亏。
9、“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是百年来英国引以为傲的保护私产的信条,然而如今只要政府说你的家需要拆除,这句话就成了一句空话。
10、以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一面常欣羡古代井田制度之土地平均占有,但一面又主张耕者有其田,承认耕地应归属民间之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