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á zǐ
注音
ㄉㄚˊ ㄗˇ
繁体
韃子

鞑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鞑子dá zǐ

  1. 旧时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

引证解释

  1. 旧时 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清•末特指 清 朝统治者。

    《水浒传》第一〇八回:“宋•先锋是朝廷良将杀韃子,擒 田虎,到处莫敢攖其锋。”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康熙 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三讲:“但是下流社会虽然知道要杀鞑子只知道当然,不知道所以然。”

国语辞典

鞑子dá zǐ

  1. 古代汉人对北方异族的称呼。

    《痛史·第一七回》:「有十多个鞑子贩了五百匹马,在岭下经过被我们捉住。」

鞑子的字义分解

  • 鞑 [ dá ] 1. 〔~靼(dá)〕a.古代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b.独联体民族之一。 2. 〔~子〕旧时称蒙古族人。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鞑子造句

1、鞑子之患并非肘腋,试问阁部,若数年后天下腥膻千里,李信又该躲到哪里去?逃到哪里去?

2、如今在鞑子朝廷的高压之下,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已经到了再不举事,就要自行灭亡的地步了。

3、明末风云变幻,内有饿殍遍野,流民暴动,外有鞑子虎视眈眈,当此家国沦丧之际,吾辈应热血奋起,重塑我大汉民族之威。

4、周云义是土生土长的万全右卫人,十四岁时就跟着父辈们吃兵粮杀鞑子,当了夜不收后,前后出关巡哨不下百次,对边外鞑子部落的内情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5、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

6、赵老实提着铡刀,双眼通红,眼睛直鼓鼓瞪着前面的那个鞑子

7、为了避免这些后金鞑子不要攻错了方向,并且不被自己吓跑。

8、鞑子轻骑纵掠,靠的就是这些马匹,秋高马肥之时才是南下的正当口。

9、鞑子东逃西窜,等我军回师,又去而复来。

10、特别是看着几人身下那剽肥的马匹,许多围观的人更是啧啧称羡,连称鞑子长于马上,他们养的马匹就是不一样。

鞑子的相关词语

【鞑子】的常见问题

  1. 鞑子的拼音是什么?鞑子怎么读?

    答:鞑子的拼音是:dá zǐ
    点击 图标播放鞑子的发音。

  2. 鞑子是什么意思?

    答:鞑子的意思是:古代汉人对北方异族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