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ng

拼音
tíng zǐ
注音
ㄊㄧㄥˊ ㄗˇ
词性
名词

亭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亭子tíng zǐ

  1. 花园、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时为装饰性的。

    亭子中野餐。

    pavilion;

  2. 凉亭常建在花园或花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kiosk;

引证解释

  1. 亭长一类的小吏。

    《晋书·刘卞传》:“﹝ 刘卞 ﹞少为县小吏功曹夜醉如厕使 卞 执烛,不从,功曹衔之,以他事补亭子。”

  2. 一种小型建筑。详“亭”。

    唐•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郑县 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就在这燕子顶上造着一个亭子镇住他。”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南京 那块血跡碑当年慎而重之的,説是 方孝孺 的血廕成的,特为造一座亭子嵌起来。”

国语辞典

亭子tíng zǐ

  1. 供人休息的建筑物有顶无墙。

    唐·杜甫〈题郑县亭子〉诗:「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就在这燕子顶上造一个亭子镇住他。」

  2. 亭长之职的基层小吏。

    《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少为县小吏功曹夜醉如厕,使卞执烛,不从,功曹衔之,以他事补亭子。」

  3. 轻便的轿子之类有顶盖,但没有布帘。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租了一个破亭子两条扁担,四个乡里人歪抬著也没有执事。」

亭子的字义分解

  • 亭 [ tíng ] 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 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 书亭。邮亭。岗亭。 3. 适中,均匀。 亭匀。 4. 正,当。 亭午(正午,中午)。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亭子造句

1、, 三两人群,常于亭台楼榭处,几句风趣,琉璃瓦下阳光普照,生命仿若一下子重新注入显豁。抑或两小无猜,朝朝暮暮者,小亭子成了最好的媒妁之言。

2、, 由于有雾,对面山上的亭子也是隐约可见,哪能看清有没有人。

3、, 圆通山上还有许多造型别致,风格独特的亭子,有重檐大方的“拥翠亭”,玲珑剔透的“来爽亭”以及“轰耳亭”、“明月亭”等。

4、, 令父亲感到烦恼的是,阴天或下雨之时,时间就会搞得一团糟。清晨的晦冥更近于黄昏,而某一个秋日午后的温暖阳光亦会使人误以为置身于春和景明的四月。特别是你一觉醒来,大脑还处于失神状态,而亭子四周的风则促使你即刻作出判断。格非

5、, 湖心有一座五角小亭,亭内设有石桌木凳,供人散步小憩之用,吃饱了以后,在亭子里纳凉消食,逗弄湖中锦鲤,这当真是一件美事。

6、, 此外,亭子及墙体都存在安全隐患,门枕石风化严重,木门已无。

7、, 唯一让他能有丝欣慰的是,这不足五平米的亭子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住。

8、, 从远处看,通江门上的亭子就类似于瘦西湖内的五亭桥,但它由三个亭子组成,中间的一个比较高大,两侧的相对小一些,是一个“三亭桥”组合。

9、, 嘴里正在嚼着个雪白的馒首,亭子间外面的警察已经在用镀锌管在指着道明臣了问“是他吗?”。

10、, 一觉醒来,已是红日东升,霞光万道,王宝玉搓了搓脸,振作精神,在沿途的小亭子里又喝了些茶水,吃了些东西,两人恢复些体力继续赶路。

亭子的相关词语

【亭子】的常见问题

  1. 亭子的拼音是什么?亭子怎么读?

    答:亭子的拼音是:tí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亭子的发音。

  2. 亭子是什么意思?

    答:亭子的意思是:①.供人休息的建筑物,有顶无墙。②.亭长之职的基层小吏。③.轻便的轿子之类,有顶盖,但没有布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