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认为,原始道教的兴起,对于秦汉以来出现的厚葬风俗,具有重要的移易作用,使葬俗逐步走向理性化。
2、圣上如能厚葬董卓,也可显示出圣上的宽宏大度,使天下百姓都知晓圣上的胸襟。
3、胡光伟说,这种攀比心态让人觉得病态,更有薄养厚葬的感觉。
4、是啊,老爷,可别伤了身子,还是将两位夫人风光厚葬,才是正理咧!我明日,不,今晚便去买妥寿材,寿衣,您莫要责怪!
5、什么时候,“薄养厚葬”转变为“厚养薄葬”的观念,“死不起”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6、更有甚者大操大办,豪华办丧,又请道士又看风水,这是典型的薄养厚葬。
7、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冯桂林分析认为,我国素有“薄养厚葬”之传统,强调入土为安,喜欢豪华出葬。
8、但墓地的差异也容易引起攀比之风,有些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顺而薄养厚葬,最终使人性化的陵园设计变了味。
9、后来李氏病故,刘太后还以皇后之礼给予厚葬,这对一位宫女出身的人来说,也是备极哀荣了。
10、有这些钱,为什么不生前对老人好点?薄养厚葬,不如厚养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