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拼音
bì zhì
注音
ㄅㄧˋ ㄓˋ

必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必至bì zhì

  1. 指事理的必然归向。

  2. 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汉书·蒯通传》:“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后因以借指童子。

引证解释

  1. 指事理的必然归向。

    《战国策·齐策四》:“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2. 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

    《汉书·蒯通传》:“孟賁 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
    后因以借指童子。 宋•叶适 《始论一》:“故以一取百帝王之虑也;以一取十,伯强之虑也;以一取一,必至之虑也。”

网络解释

必至

必至,汉语词语,

拼音是bì zhì,

释义:1、指事理的必然归向。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

必至的字义分解

  • 必 [ bì ] 1. 一定。 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 2. 决定,肯定。 “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 3. 固执。 “毋意,毋必”。 4. 果真,假使。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至 [ zhì ] 1. 到。 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2. 极、最。 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必至造句

1、行毁灭的、必来到各城、并无一城得免.山谷必至败落、平原必被毁坏.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2、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陈继儒

3、其实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任你如何反抗,历史的过程定要如此经过的。

4、众所周知,效果最佳的税制改革仿佛总是遥不可及,在公众眼里,调高个税起征点就成了几乎唯一的可以马上减负的办法,这不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吗?

5、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

6、宋教仁称,自己“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他自思“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

7、如果不是出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8、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所谓大用之而大效,小用之而小效者。

9、如果强生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下架理所应当;如果它虽然符合标准但确实损害健康,下架也势所必至

10、时当世代交替,回望来时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他们从改革寻求出路和突破,可谓是势所必至

必至的相关词语

【必至】的常见问题

  1. 必至的拼音是什么?必至怎么读?

    答:必至的拼音是:bì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必至的发音。

  2. 必至是什么意思?

    答:必至的意思是:①.指事理的必然归向。②.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汉书·蒯通传》:“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后因以借指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