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雉
- 拼音
- kòu zhì
- 注音
- ㄎㄡˋ ㄓˋ
寇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寇雉
鸟名。又名鵽鸠、突厥雀、沙鸡。
清郝懿行谓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似鹁鸠。莱阳人名沙鸡。参阅《尔雅义疏·释鸟》。
引证解释
鸟名。又名鵽鸠、突厥雀、沙鸡。
引《尔雅·释鸟》:“鵽鳩寇雉。”
郭璞 注:“鵽,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羣飞,出北方沙漠地。”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突厥鸟》:“高宗 时 突厥 犯塞。始虏未叛,有鸣鵽羣飞入塞。边人惊曰:‘此鸟一名突厥雀南飞则 突厥 必入寇。’已而果然。案此即《尔雅》‘鵽鳩,寇雉’也。”清•郝懿行 谓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似鹁鸠。 莱阳 人名沙鸡。参阅《尔雅义疏·释鸟》。
网络解释
寇雉
"寇雉"在古突厥语中作kekalik或keklik,【异名】鹅鸠、突厥雀,沙鸡(《尔雅义疏》)。
据巴扎罗娃考释此名是拟鸟声"咯、咯"而来的,现代吉尔吉斯语仍称为kekhjihk。这种鸟在唐代名声鹊起始于高宗晚年。从此之后直至明朝末年在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突厥雀南飞"成了塞北边警的自然信号今汉人触目惊心。崇祯朝的翰林院检讨杨士聪在其《玉堂荟记》中写道:
"塞外有鸟缺后趾,其名曰沙鸡。自壬申(崇祯五年,1632)年人京,有捕得鬻于市者,每来则有边警应之,盖古突厥雀也。丙子(崇祯九年,1636)宣边有警,举朝无一人知者,上从宫中传谕本兵,始知其事。迩来部中侦探无人断绝消息,有愧此雀多矣。"
寇雉的字义分解
-
寇
寇 [ kòu ] 1.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如 盗寇。贼寇。 2. 侵略者来侵犯。 如 寇边。 3. 姓。
-
雉
雉 [ zhì ] 1.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 2.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3. 城墙。 如 雉堞。
寇雉的相关词语
【寇雉】的常见问题
-
寇雉的拼音是什么?寇雉怎么读?
答:寇雉的拼音是:kòu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寇雉的发音。 -
寇雉是什么意思?
答:寇雉的意思是:①.鸟名。又名鵽鸠、突厥雀、沙鸡。②.清郝懿行谓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似鹁鸠。莱阳人名沙鸡。参阅《尔雅义疏·释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