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róng

拼音
bīng róng
注音
ㄅㄧㄥ ㄖㄨㄥˊ

兵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兵戎bīng róng

  1. 指武器或军队。

    兵戎相见。

    weapons; arms;

引证解释

  1. 战争战乱。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史记·历书》:“秦 灭六国兵戎极烦。”
    三国 魏 曹丕 《禁复私仇诏》:“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
    宋•王安石 《河北民》诗:“汝生不及 贞观 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清•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中国 与 英 法 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

  2. 比喻争端。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惟口起兵戎多言自召凶。”

  3. 士兵,军队。

    唐•韩愈 《祭窦司业文》:“屡佐大侯以调兵戎。”
    宋•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练兵戎谨城壁,脩方略,威夷狄,此将帅之职也。”

  4. 指武器。

    如:兵戎相见。

国语辞典

兵戎bīng róng

  1. 武器、军队。后用以比喻战争。

    《史记·卷二六·历书》:「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
    连横〈台湾通史序〉:「朱林以下,辄启兵戎。」

网络解释

兵戎 (汉字释义)

兵戎,指战争,战乱,也指 士兵,军队,比喻争端。出自《礼记·月令》。

兵戎的字义分解

  •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 戎 [ róng ] 1. 古代兵器的总称。 2. 军队,军事。 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 古代称兵车。 御戎。 4. 大。 戎功。 5. 称(方言,音如“农”)。 “戎有良翰”。 6.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西戎。戎狄。 7. 姓。

兵戎造句

1、相隔一衣带水的海峡两岸,一旦兵戎相见,必然两败俱伤。

2、在兵戎相见的中东,巴以两国人民的利益最为息息相关,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3、货币各自雄据一方,同时争霸天下,货币之战,不下于兵戎相见。

4、彼族遇事风生,欺陵挟制,一国有事,各国环窥……我以积弱不振,不能不忍辱含垢,遇事迁就,不惜玉帛以解兵戎

5、两霸的核武和常规军备优势使他们对土八路***不屑一顾,先后的兵戎相见使***成为战无不胜的同时,更使***加快了国际无产阶级*政的脚步。

6、小友,你既在南荒之地为霸权之主,那本座开辟南荒信地,自当问过你才是,而本座神仆并未相商便兵戎相见,你灭杀了他们,亦是理所当然。

7、将军所言非虚,备知将军忠义,只可惜汉贼不两立,你我最终还是要兵戎相见。

8、当时,中国文革刚刚结束,国困民穷,内忧外患,真的不想与“兄弟加同志”的越南兵戎相见,但越南的无限膨胀,四处侵略,终于迫使邓*平强力出手。

9、再者,谢苏形同决裂,双方已经视同寇雠,目前许多苏系人马对谢阵营的赶尽杀绝极为不满,未来即使不致兵戎相见,但绝对不会为谢长廷卖命。

10、两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只得兵戎相见了。

兵戎的相关词语

【兵戎】的常见问题

  1. 兵戎的拼音是什么?兵戎怎么读?

    答:兵戎的拼音是:bīng róng
    点击 图标播放兵戎的发音。

  2. 兵戎是什么意思?

    答:兵戎的意思是:武器、军队。后用以比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