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u lán

拼音
lóu lán
注音
ㄌㄡˊ ㄌㄢˊ
繁体
樓蘭

楼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楼兰lóu lán

  1. 古西域国名汉元封三年内附。王居扜泥城,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汉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汉与匈奴之间常持两端,或杀汉使,阻通道。元凤四年汉遣傅介子斩其王安归,另立尉屠耆为王更名为鄯善。傅介子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引证解释

  1. 古西域国名, 汉•元封 三年内附。王居 扜泥城,遗址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若羌县 境, 罗布泊 西处 汉•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 汉•与 匈奴 之间,常持两端,或杀 汉•使,阻通道。 元凤 四年, 汉•遣 傅介子 斩其王 安归,另立 尉屠耆 为王,更名为 鄯善。傅介子 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唐•张九龄 《送赵都护赴安西》诗:“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 楼兰 ?”
    宋•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 楼兰 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明•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出匣龙泉血未乾平生志气斩 楼兰。”
    陈毅 《卫冈初战》诗:“镇江 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 楼兰。”

国语辞典

楼兰lóu lán

  1. 古国名。在今新疆省鄯善县东南。汉时为通往西域的要冲至昭帝时改名为「鄯善」。

    《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鄯善国传》:「鄯善国本名楼兰。」

网络解释

楼兰 (西域古城遗迹)

楼兰,是西域古城遗迹。最早见于《史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存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鄯善国,并迁都泥城,向汉朝称臣,原都城楼兰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约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鄯善国(楼兰国)先后并吞了婼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国。前后经历了约600余年的鄯善国(楼兰国)至此灭亡。

楼兰的字义分解

  • 楼 [ lóu ] 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 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2. 姓。

  • 兰 [ lán ] 1. 指“兰草”和“兰花”。 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2. 古书上指“木兰”。 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4. 古同“斓”,斑斓。 5. 姓。

楼兰造句

1、新疆若羌县一比一仿建米兰古城和楼兰古城。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4、哈赛扎努望向身后突然发生的小动乱,他又望了望将尘,这小子的穿扮与蛮荒勇士大不相同,哈赛扎努可以确定此人不是楼兰古国的人。

5、日前,东风日产全新换代的新蓝鸟及新逍客“前后脚”上市,加上此前全新换代的新楼兰,东风日产在新车型的投放上正加快动作。

6、早上七点风轻云净,我和妻子驾上muRaNo楼兰从家出发。

7、当今,人们对上古西域诸国了解还非常的少,比如前几年在孔雀河西三百里出土的震惊中外的“楼兰美女”。

8、胡笳悲切声声黯,铁血丹心斩楼兰

9、然而新的楼兰王竟借口政局不静,希望以后朝献。

10、原来楼兰洞天事毕后,醉仙子就随刀百里去了嘉峪关,一是做客,二来顺便阻止就要开始的刀剑决斗,刀百里与名剑山庄大供奉剑千山年年在天山之巅的决斗。

楼兰的相关词语

【楼兰】的常见问题

  1. 楼兰的拼音是什么?楼兰怎么读?

    答:楼兰的拼音是:lóu lán
    点击 图标播放楼兰的发音。

  2. 楼兰是什么意思?

    答:楼兰的意思是:古国名。在今新疆省鄯善县东南。汉时为通往西域的要冲,至昭帝时改名为「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