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n xiū

拼音
biān xiū
注音
ㄅㄧㄢ ㄒㄧㄡ
繁体
編修

编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编修biān xiū

  1. 编纂。

    编修《本草》

    compile;

引证解释

  1. 官名。 宋•代有史馆编修。 明•清 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见《历代职官表》卷二三。

国语辞典

编修biān xiū

  1. 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宋代设有史馆编修明、清则隶属翰林院,与修撰、检讨同称史官。

网络解释

编修

编修,官名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参阅《历代职官表·翰林院》。

编修的字义分解

  • 编 [ biān ]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 编结。编织。编扎。 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 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 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 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 4. 创作。 编剧。编导。 5. 捏造。 编瞎话。 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 正编。续编。简编。

  • 修 [ xiū ] 1. 装饰,使完美。 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 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 修剪。 4. 兴建,建造。 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 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 修学。修业。修养。 7. 长(cháng ),高。 修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 修行。修女。 9. 姓。

编修造句

1、由于对该书的编修、刊刻源流没有辨析清楚,现行各权威目录书对该书的版本描述都是错误的。

2、追论御史吴峋劾阎敬铭、编修梁鼎芬劾李鸿章俱诬谤大臣,予严议。

3、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4、翰林院编修陈仁锡使辽东,未出都,报建洲兵十五万攻宁远,及抵关不见一骑,问之,曰往朝鲜矣。

5、身为礼部尚书本就是不少监生编修们的座师,亲手夺去门生的功名他不愿,身为胤祉的心腹亲近之人,子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他不甘胤祉成为“士林之贼”。

6、到编修办事房略坐了坐,起身来见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庆。

7、到底是马太拥有更原始的Q资料,还是路加的原始,我也会想Q里有什么,还有马太如何基于它来编修

8、昭明太子神采飘逸,四处游读,多次来到贵池隐山寺读书和编修

9、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10、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清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

编修的相关词语

【编修】的常见问题

  1. 编修的拼音是什么?编修怎么读?

    答:编修的拼音是:biān xiū
    点击 图标播放编修的发音。

  2. 编修是什么意思?

    答:编修的意思是: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宋代设有史馆编修,明、清则隶属翰林院,与修撰、检讨同称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