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不属于自己的财物,都应该涓滴归公,这是做为一个公务员应有的操守。
2、如果他早能做到涓滴归公,现在也不会发生侵占公款的事。
3、工程实例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区非线性回归公式的精度比目前采用的规范评价方法的精度高。
4、城轨建设要实现“涨价归公”本报记者。
5、我们这次组织救灾义演活动,一切开支均个人自负,所得款项涓滴归公。
6、可是,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在这60%的科研经费中,科研提成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是最难以“颗粒归公”的部分。
7、难怪报纸上说,绝大部分股民在行情好时能赚一点钱,行情变坏就悉数归公,还得搭上老本。
8、“他(支持者)本来有准备1亿(新台币,下同)和5000万,要给我帮忙,政治献金任何一毛钱我都要点滴归公,捐给*弯需要用钱的穷苦人。
9、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涨价归公”模式,就是在政府少出钱甚至是不出钱的情况下把轨道交通的事情办成办好。
10、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已经想到了“平均地权、涨价归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