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春
- 拼音
- chì chūn
- 注音
- ㄔˋ ㄔㄨㄣ
赤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赤春
指农历二三月青黄不接、粮食空匮之时。
引证解释
指农历二三月青黄不接、粮食空匮之时。
引清•蒲松龄 《俚谣颂张明府》:“赤春大难凛冬苦寒。”
《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 晁思才 ﹞接道:‘嫂子是为俺赤春头里待每人给俺石粮食喫?’”
网络解释
赤春
赤春,拼音是chì chū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农历二三月青黄不接、粮食空匮之时。
赤春的字义分解
-
赤
赤 [ chì ]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 如 赤血。赤字。 2. 真诚,忠诚。 如 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3. 空无所有。 如 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4. 裸露。 如 赤脚(光脚)。
-
春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如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如 春心。怀春。 3. 生机。 如 大地回春。 4. 姓。
赤春的相关词语
【赤春】的常见问题
-
赤春的拼音是什么?赤春怎么读?
答:赤春的拼音是:chì chūn
点击 图标播放赤春的发音。 -
赤春是什么意思?
答:赤春的意思是:指农历二三月青黄不接、粮食空匮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