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采用调理阴阳,协调脏腑,调和营卫等方法加以防治。
2、隋唐时期,明确了证候概念的内涵,形成了除六经以外的脏腑辨证纲领的雏形。
3、目的:探讨耳鸣与三焦各脏腑的辨证关系。
4、结合眼针疗法与中医脏腑和经络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由于部分脏器和经络发生变化而引发的老年性痴呆这一病症。
5、有病调治原则,就是脾胃病调治要及时,要因人而异采取化滞益胃法、祛湿安胃法、理气健胃法和相关脏腑调治法调治。
6、对疾病致梦论述的最典型、最详细的要算隋朝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他说:夫虚劳之人,血衰损,脏腑虚弱,易伤于邪。
7、凭借少阳胆的功能,丹田主藏的元气能够输布出来供给脏腑进行运化,本身就是一个从阴到阳的过程。
8、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9、后脑勺是对应膀胱经的脏腑反射区,膀胱经气虚常伴有小便次数多,频繁,遗尿,尿闭或小便不畅等症状。
10、此外,有一些老年人,因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爪甲不荣,而见淡黄色指甲,应补益精血,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金水宝等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