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明代,统治者大量继承了前代的做法,又依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多所更张,形成了独具本朝特色的文官致仕制度。
2、看到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唯唯否否的七等文官的形象,使人感到在沙皇俄国的社会里,人性被歪曲得多么厉害啊!
3、明代武官大多是粗通文字,几乎很少有人具备运筹帷幄的谋略,其实这正是长期以来文官制度为上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正是文官集团所期望的结果。
4、4月5日,于洪区文官屯村和东陵区高坎子镇七间房村均因清明烧纸引发火灾。
5、杨光远说道:“将军,咱们两个武将都身受重伤,无法出战,刘大人与周大人又乃文官,根本不懂打仗,如今形势,依属下看,还得赶紧向圣上求援!”。
6、北京大学所发给的毕业证,后来在参加文官考试时,交存于铨叙部,未有发还。
7、该20名高官来自台当局各部会司处长,他们参加保训会办理的“高阶文官培训飞跃方案”。
8、殿内两旁跪坐着各等文武百官以及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节,左文右武,文官着朝袍,武官衣铠甲,手持朝笏,神情肃穆,其他使节则在一旁专门区域跪坐。
9、可不像文官,动动嘴贫子,耍耍心机,拍拍皇帝的马屁,惹得皇帝高兴了,升官进爵不是没有可能。
10、以一个文官提弱卒进行征伐,他的用兵之速、计虑之详曾令不少终身从武的将官而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