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拼音
guān fǔ
注音
ㄍㄨㄢ ㄈㄨˇ
词性
名词

官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府guān fǔ

  1. 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脸面所以如此。——《红楼梦》

    local authorities;

  2. 旧称封建官吏。

    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红楼梦》

    feudal official;

引证解释

  1. 谓政府机关。

    《尉缭子·武议》:“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唐•柳宗元 《宋清传》:“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人人皆依本分担负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动的捐钱与庙祝或单独执行巫术者。”

  2. 公家的府库。 《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

    宣子 謁诸 郑伯,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唐•韩愈 《路公神道碑铭》:“公之为州逢水旱,喜贱出与人,岁熟以其得收,常有赢利故在所人不病飢,而官府畜积。”

  3. 长官;官吏。

    《新唐书·姜謩传》:“謩 至抚边俗以恩信盗贼衰止。人喜曰:‘不意復见太平官府。’”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阎罗》:“忽夜梦至一官署堂廡宏壮,见有官府衣冠坐於堂上。披览文书视之,乃先兄 西樵 也。”
    《红楼梦》第一回:“丫鬟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过去,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来了。”

国语辞典

官府guān fǔ

  1. 官署的总称。

    《尉缭子·武议》:「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宋·柳宗元〈宋清传〉:「清居士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

  2. 长官。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我向这屏墙边侧耳偷睛觑,谁曾见这官府?」

网络解释

官府

官府,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如:《尉缭子·武议》:“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官府的字义分解

  • 官 [ guān ]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 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 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 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4. 姓。

  • 府 [ fǔ ]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府库。天府。 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 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4. 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官府。 5. 古同“腑”,脏腑。

官府造句

1、汉代衙署建筑是政权的象征,体现出了官府的威严.县衙又称县寺,外有围墙将之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

2、明清讼师秘本在官府的打压之下并未消失,反而不断细密化、体系化。

3、他仗着自己是官府派充的团练局的局长,打着‘安民靖寇’、‘捕盗缉奸’的旗号,肆意派款派捐、横敛暴征、杀人越货,弄的一方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4、人,都是有乡土观念的,野民虽然对官府一概仇视,但并不代表他们对本郡的人没有感情。

5、眼下关键不是这些案子,而是打听清楚这场风波由何而来?官府准备办到什么程度?我今天能借着祖上的余荫,将姓孙的土包子镇唬住。

6、“我从《云梦秦简》里规定的‘由官府发给刑徒穿的粗麻质禀衣’,想到了秦国的刑徒和军队要穿制服。

7、有官媒保媒,就是县衙作保;纵使汤家日后反悔讨个穷村姑做当家媳妇,官府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8、从蔡福媳妇夹七夹八的叙述里,燕青明白了,卢俊义、燕青上梁山后,这栋房子就被官府没收了,卖了出去。

9、除去伙计工钱、官府捐税,所余利润每年约有几千两,这还要包括客栈自办伙食所赚的部分。

10、明正德三年新化大饥,民以草根树皮为食,李再万聚瑶民起义被俘杀后,推李再昊、李延禄为首继续与官府抗衡,先后进行了长达70年的抗战。

官府的相关词语

【官府】的常见问题

  1. 官府的拼音是什么?官府怎么读?

    答:官府的拼音是:guān fǔ
    点击 图标播放官府的发音。

  2. 官府是什么意思?

    答:官府的意思是:①.官署的总称。②.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