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 匦
- 拼音
- yì guǐ
- 注音
- ㄧˋ ㄍㄨㄟˇ
- 繁体
- 詣匭
诣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诣匦
指上书言事或谏诤。唐宋时朝廷设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
指收纳谏书的机构。
引证解释
指上书言事或谏诤。 唐•宋 时朝廷设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
引宋•苏舜钦 《诣匦疏》:“今臣窃见纲纪隳败政化闕失,其事甚众,不可概举今条大者二,诣匭以闻,伏望陛下少赐观览。”
指收纳谏书的机构。
引宋•苏舜钦 《乞纳谏书》:“又置诣匭设直言极諫科。”
网络解释
诣匦
诣匦,读音为yì guǐ ㄧˋ ㄍㄨㄟ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上书言事或谏诤。
诣匦的字义分解
-
诣
诣 [ yì ] 1.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 诣阙。诣前请教。 2. [造诣]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如 苦心孤诣(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
-
匦
匦 [ guǐ ] 1. 箱子,小匣子。 如 票匦。
【诣匦】的常见问题
-
诣匦的拼音是什么?诣匦怎么读?
答:诣匦的拼音是:yì guǐ
点击 图标播放诣匦的发音。 -
诣匦是什么意思?
答:诣匦的意思是:①.指上书言事或谏诤。唐宋时,朝廷设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②.指收纳谏书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