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zhōu

拼音
dōng zhōu
注音
ㄉㄨㄥ ㄓㄡ
词性
名词
繁体
東周

东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周dōng zhōu

  1. 朝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56,自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起到被秦灭亡止。

引证解释

  1. 朝代名。从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国都从 镐京 东迁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灭为止。其间 战国 时代作为中央政权的 东周 王朝已名存实亡。

    前蜀 韦庄 《咸阳怀古》诗:“山色不知 秦 苑废水声空傍 汉•宫流……莫怪 楚 吟偏断骨,野烟踪跡似 东周。”

  2. 战国 时代的小国名。 周考王 分封的诸侯国 西周传至 惠公,乃封其少子于 巩,号 东周。后为 秦 所灭。参阅《史记·周本纪》

国语辞典

东周dōng zhōu

  1. 朝代名。(西元前770~前256)​周自平王东迁至赧王都于雒邑,因在旧都之东,史称为「东周」。

网络解释

东周 (中国历史朝代)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赧王迁都西周。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东周的字义分解

  •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 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 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 作东。 4. 姓。

  • 周 [ zhōu ] 1. 圈子,环绕。 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 2. 普遍、全面。 周身。周延。周全。周游。 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 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4. 完备。 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5. 给,接济。 周济。 6. 中国朝代名。 西周。东周。北周。后周。 7. 姓。

东周造句

1、近年来,在林州市境内发现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结合文献考证,林州应为赵都中牟时的政治中心区域,隆虑古城址可能是赵都中牟时的都城。

2、孟津先后有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六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有洛阳“九朝古都半孟津”之说。

3、听说你买了个瓦罐,据说是周朝的,专家来做鉴定。你问:是西周的吗?专家摇头。又问:是东周的喽?专家又摇头。再问:是周朝以上的?专家答:上周的!

4、东戚城址位于今河南濮阳县戚城村,曾是卫国公族孙氏的封邑,在东周列国争霸史上居有重要地位。

5、北郊邙山上有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主要是皇家陵墓,最远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

6、东周时,周顷王封其季子于刘累古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

7、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8、东周时代大量的新城建立,一般是方形或四方形,南北朝向。

9、洛阳自西周成王时开始营建,到东周时正式迁都于此,历时数百年之久,有定为陪都的政治基础。

10、苑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有郑风石刻、名品荷花、壁泉飞瀑、儿童乐园、“东周列国志”石栏等。

东周的相关词语

【东周】的常见问题

  1. 东周的拼音是什么?东周怎么读?

    答:东周的拼音是:dōng zhōu
    点击 图标播放东周的发音。

  2. 东周是什么意思?

    答:东周的意思是:朝代名。(西元前770~前256)​周自平王东迁至赧王,都于雒邑,因在旧都之东,史称为「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