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ăn

拼音
yăn bí
注音
ㄧㄢˇ ㄅㄧˊ

掩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掩鼻yăn bí

  1. 捂住鼻子。表示对肮脏、发臭之物的厌恶。遮掩口鼻低声说话。表示谨慎小心。《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

引证解释

  1. 捂住鼻子。表示对肮脏、发臭之物的厌恶。

    《孟子·离娄下》:“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江阴 城陷时一女子赴水死……时城中积尸满岸秽不可闻。女子嚙指血题诗云:‘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2. 遮掩口鼻低声说话。表示谨慎小心。

    《晋书·谢安传》:“安 妻 刘惔 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 安 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 安 掩鼻曰:‘恐不免耳。’”宋•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一》:“安 之所以答妻以不免之言而推求所以掩鼻之意盖畏 温 知之而不免其祸耳,非为不免富贵也。”

  3. 《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 遗 荆王 美人 荆王 甚悦之。夫人 郑袖 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於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战国策·楚策四》亦载此事。后以“掩鼻”为女子进谗离间之典。 南朝•梁简文帝 《怨歌行》:“娥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虚。”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怨。”
    唐•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拊心却笑 西子 嚬,掩鼻谁忧 郑姬 谤。”

国语辞典

掩鼻yăn bí

  1. 掩住鼻子以免闻到浊臭之味。

    《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哇的一声呕出许多秽物伺候的人,大家掩鼻。」

网络解释

掩鼻

掩鼻:古代典故

掩鼻:汉语词汇

掩鼻 (汉语词汇)

掩鼻,汉语词汇。

拼音:yǎn bí

释义:1、捂住鼻子。表示对肮脏、发臭之物的厌恶。2、遮掩口鼻低声说话。表示谨慎小心。3、女子进谗离间之典故。

掩鼻的字义分解

  • 掩 [ yǎn ] 1. 遮蔽,遮盖。 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2. 关,合。 掩闭。掩门。掩卷。 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 掩了手。 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 掩杀。掩击。掩袭。

  • 鼻 [ bí ] 1.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 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嗤之以鼻。 2. 创始;开端。 鼻祖。

掩鼻造句

1、他出入乘车,衣着华丽,人们见他却掩鼻而过。

2、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汪曾祺

3、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4、杜重霄掩鼻败退:姐姐,你吃大蒜都不刷牙的吗?2、“来不及,也留不下!”。

5、如果远方有战争,我应该掩耳,或是该坐起来,惭愧地倾听?应该掩鼻,或应该深呼吸,难闻的焦味?我的耳朵应该,听你喘息着爱情或者听榴弹,宣扬真理?格言,勋章,补给,能不能喂饱无餍的死亡?余光中

6、记者在现场沿着岚皋路桥走了一圈后发现,人行道上一堆堆人类排泄物几乎随处可见,蚊蝇飞舞,来往行人皆掩鼻而过。

7、昨晚,记者赶到时看到,在南安仑苍邮电支局门口前20米处,一棵龙眼树下有一个白色袋子,发出恶臭,路人皆掩鼻而过,看的人也不敢围拢。

8、垃圾堆发出了腐臭的气味,走到这里,人人都掩鼻而过。

9、间或也调戏调戏一些带孩子来看成绩的女性家长,污言秽语出口成脏,别人掩鼻而过,他们却觉得其乐无穷。

10、诗是好诗,句是好句,但这道人嘴里塞满吃食,哇啦哇啦,说话间还口齿不清,喷的台阶上尽是肉沫,路过的行人皆掩鼻而过,生怕这气味把自家熏晕过去。

掩鼻的相关词语

【掩鼻】的常见问题

  1. 掩鼻的拼音是什么?掩鼻怎么读?

    答:掩鼻的拼音是:yăn bí
    点击 图标播放掩鼻的发音。

  2. 掩鼻是什么意思?

    答:掩鼻的意思是:掩住鼻子以免闻到浊臭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