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 lùn

拼音
chí lùn
注音
ㄔˊ ㄌㄨㄣˋ
繁体
持論

持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持论chí lùn

  1. 把自己的主张发表出来;立论。

    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持论公允。持论有据。

    present an argument;

引证解释

  1. 立论提出主张。 《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武帝 时 江公 与 董仲舒 并。

    仲舒 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宋•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韩魏公 妻弟 崔公孺持论甚正,公喜与之语。”
    元•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荆公 持论多不犹人。”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我们坚持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持论和当时 香港 以及西南某些时论不同。”

国语辞典

持论chí lùn

  1. 立论,所持理论或主张。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瑕丘江公》:「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如:「持论公允」。

网络解释

持论

持论,汉语词汇。

拼音:chí lùn

释义:指提出主张;立论。

语出《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 武帝 时, 江公与董仲舒并。 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持论的字义分解

  • 持 [ chí ] 1. 拿着,握住。 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2. 遵守不变。 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3. 主张,掌管。 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4. 对待,处理。 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 5. 扶助。 支持。撑持。

  •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系统论。 4. 看待。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持论造句

1、叶圣陶先生早年关于文体分类的持论存在严重的缺失,我们也必须以现代逻辑科学为准绳重新进行理性审视。

2、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3、偏鲁叔陵与他辩难,却是独出己见,持论明通,转使贾黄两宿儒无词可驳,也不免应对支吾。

4、在此背景下,那些主张持论公允、不视中国为威胁的日本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指为“日奸”。

5、但其支持者中,随声附和的不少,其感情的认同甚于理性的反思,浮泛的比附多于谨慎的论证,使该学说整体上缺乏严谨的理论建构,持论不够质实,仅仅停留在假说阶段;反对者则多转而把东亚成功归因于制度因素。

6、研究论文,通过思考一些复杂和支离破碎的细节,用涉及希尔伯特系统和熵的数学来支持论证。

7、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这应该是相当接近历史真实、持论公允的解释。

8、这样的稿件很有生命力,很有创造性,不仅被海外所接受、喜爱,也让我们的官员和公众感到风格独具、视觉独特、持论公允。

9、作者当然不是一味地怀疑、然后否定旧论,如这样便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而是把人物和时间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尽可能做到持论公允。

10、朱正对鲁迅的一生及其作品十分熟悉,对鲁迅的亲友和政敌等皆如数家珍,持论公允。

持论的相关词语

【持论】的常见问题

  1. 持论的拼音是什么?持论怎么读?

    答:持论的拼音是:chí lùn
    点击 图标播放持论的发音。

  2. 持论是什么意思?

    答:持论的意思是:立论,所持理论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