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拼音
shí zì
注音
ㄕˊ ㄗˋ
词性
动词
繁体
識字

识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识字shí zì

  1. 认识文字。

    become literate;

引证解释

  1. 认识文字。

    《宋书·沉庆之传》:“庆之 手不知书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 庆之 曰:‘臣不知书,请口授 师伯。’”《水浒传》第三七回:“如今哥哥去时小弟寄一封书去。只是不识字写不得。”
    夏衍 《懒寻旧梦录·从辛亥到“五四”》:“因为我识字能记账,那位管事说,老板正要请一位记账的人。”

  2. 谓知晓文字音义精于训诂。

    唐•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阿买 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钱仲联 集释:“阿买 既能书八分则公谓之不识字者,不识文字之形义耳,非如世俗之所谓不识字也。”
    《说郛》卷二九引 宋•叶梦得 《岩下放言·扬雄好奇》:“扬雄 能识字亲作《训纂》《方言》《训纂》已不復见,而《方言》尚存。”
    清•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扬雄 识字惟 桓谭太白 知心仅 杜甫。”

国语辞典

识字shí zì

  1. 识字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只是这班小孩子一个个好模好样,也还觉得聪俊怎得有个先生教他识字便好!」《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网络解释

识字

识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zì,意思是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识字的字义分解

  • 识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 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 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 见识。远见卓识。 识 [ zhì ] 1. 记住。 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 字 [ zì ]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 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 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3. 书法的作品。 字画。字幅。 4. 字的音。 字正腔圆。 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6. 合同,契约。 字据。 7. 旧时称女子出嫁。 待字闺中。 8. 生子,乳,爱。 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识字造句

1、我是个穷人我没钱,我是个粗人我不识字,但是我愣是用血汗钱买了个手机,熬了三天三夜学会发短信就是为了让你能收到我的祝福,国庆快乐。

2、爷爷在旧社会因为家穷上不起学,不识一丁,是个睁眼瞎;解放后参加了识字班,学会了查字典,如今还经常看书读报呢。

3、注意事项:在上识字课时,笔画顺序是被描画在一套辅助的方格纸上的,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电子形式可用。

4、出生于遥远的亚马逊流域的阿克里州一个贫困的橡胶园里,席尔瓦16岁时父母双亡,直到十几岁才开始识字

5、实验结果表明,标识字段比特流随机测度值随着比特流长度的增加整体上呈递减趋势。

6、以捕鱼为生的他并不识字,但妻子韦东英读过几年书,于是,有时他口述,有时她笔述,夫妻俩写下了两大本日记,跨度为2004-2007年。

7、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8、在第三领地,迎接他的是儿童簇拥的手捧十字架的神甫,他承蒙伯爵宠信,教儿童识字、信奉宗教。

9、研究表明,汉语学前儿童在接受正式的识字教学之前,就已经能够从视觉上认知汉字部件,并能从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自然习得一些汉字。

10、在南非出生的女孩,十六岁前遭强奸的可能比读书识字还要高。

识字的相关词语

【识字】的常见问题

  1. 识字的拼音是什么?识字怎么读?

    答:识字的拼音是:shí zì
    点击 图标播放识字的发音。

  2. 识字是什么意思?

    答:识字的意思是:认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