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 bīng

拼音
táo bīng
注音
ㄊㄠˊ ㄅㄧㄥ

逃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逃兵táo bīng

  1. 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

    deserter;

  2. 因怕困难而擅离职守的人。

引证解释

  1. 逃避兵灾。

    唐•唐彦谦 《题证道寺》诗:“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2. 私自逃离部队的兵士。

    清•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这箇老儿是 江 北语音,不是逃兵就是流贼。”
    老舍 《茶馆》第二幕:“逃兵是吧?”

  3. 比喻因怕困难、危险等而擅离工作岗位的人。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进步的评论家则说人生是战斗自杀者就是逃兵,虽死也不足以蔽其罪。”

国语辞典

逃兵táo bīng

  1. 私自脱离军伍部队的士兵。

    如:「他在服役期间逃跑成了逃兵,被捉回之后,受到军法审判。」

  2. 比喻离开工作岗位的人。

    如:「他自从开餐厅作生意之后就成了新闻界的逃兵。」

网络解释

逃兵 (词语)

逃兵,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áo bīng,一般新兵在部队训练指未经上级批准而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现在泛指因怕困难、危险等而擅离工作岗位的人。

逃兵的字义分解

  • 逃 [ táo ] 1.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 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 2.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 逃避。逃难(nàn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逃兵造句

1、为了苟延残喘,敌师长杀鸡吓猴,枪毙了几个逃兵,结果仍挽救不了灭亡的命运。

2、人们最看不起正义战争战场上的贪生怕死的逃兵

3、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4、只有败军之将和逃兵才能走上这个战场,只有懦夫和逃亡者才能在这里入伍。

5、你不能回头,不能停,你怕了,就是逃兵。河汉

6、这边把逃兵绑回来,那边又出现了干部队伍里的“逃兵”。

7、参军了,满意了,全家高兴了,红花戴了,鞭炮放了,该进军营洞房了,记住,受苦了别喊苦,熬不住了别当逃兵,祝你在军营生活美满如意如度蜜月。

8、为了苟延残喘,敌师长杀鸡吓猴,枪毙了几个逃兵,结果仍挽救不了灭亡的命运。

9、人们最看不起正义战争战场上的贪生怕死的逃兵

10、***看到被押回来的逃兵,年纪小,吓得直哆嗦,口中还连连求饶。

逃兵的相关词语

【逃兵】的常见问题

  1. 逃兵的拼音是什么?逃兵怎么读?

    答:逃兵的拼音是:táo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逃兵的发音。

  2. 逃兵是什么意思?

    答:逃兵的意思是:①.私自脱离军伍部队的士兵。②.比喻离开工作岗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