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又称柞水渔鼓道情,始于老子在终南山传道,其伴奏乐器渔鼓筒又称为道筒,是道教文化的产物。
2、这次阿三没有抱着那个不离手的渔鼓,而是随意的抱胸,双手互插在袖子里,似乎有点怕冷的样子。
3、他找到了幼时认识且当时已是鄱阳唯一会鄱阳渔鼓表演的盲人周师傅,向他细心请教鄱阳渔鼓的表演技巧、曲调风格等。
4、汝且携吾渔鼓,去往北海一行,将塞乎北海眼中的申公豹躯骸取回。
5、渔鼓道情,在长期湮没于民间后近日在河南省商水县被发现。
6、其中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
7、8月11日,渔鼓道情传人杜三合在商水县舒庄乡杜店村向孩子们传授渔鼓道情的表演技巧。
8、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
9、不但八仙的形象为人熟悉,就是他们所持的“道具”,大家也都一望就是: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渔鼓简板、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拍板。这八样东西成了八位仙人的代表。这在工艺上有个专用名称,叫做“小八仙”。汪曾祺
10、常德作为湖南著名的曲艺之乡,民间广泛流传了鼓盆歌、渔鼓、说鼓、对鼓、三棒鼓、地花鼓、薅草锣鼓、番邦鼓、跳三鼓、围鼓等一系列“鼓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