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 疮
- 拼音
- shǔ chuāng
- 注音
- ㄕㄨˇ ㄔㄨㄤ
- 繁体
- 鼠瘡
鼠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鼠疮
病名。俗称“老鼠疮”。参见“鼠瘘”。
引证解释
病名。俗称“老鼠疮”。中医指瘰疬。参见“鼠瘻”。
网络解释
鼠疮
鼠疮,也叫颈部淋巴结核。是结核菌由龋齿、扁桃体侵入人体颈部出现一侧或双侧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肿大。在早期肿大的淋巴结常孤立无痛,质较硬,可移动;进一步发展几个淋巴结可融合成团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移动;晚期淋巴结液体,形成冷脓肿溃破后,排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少数病人伴长期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症。本病大多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的青年。鼠疮的字义分解
-
鼠
鼠 [ shǔ ]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 如 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2. 隐忧。 如 鼠思。
-
疮
疮 [ chuāng ] 1.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如 疮疤。疮口。冻疮。痔疮。
鼠疮的相关词语
【鼠疮】的常见问题
-
鼠疮的拼音是什么?鼠疮怎么读?
答:鼠疮的拼音是:shǔ chuāng
点击 图标播放鼠疮的发音。 -
鼠疮是什么意思?
答:鼠疮的意思是:病名。俗称“老鼠疮”。参见“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