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ī

拼音
huī jù
注音
ㄏㄨㄟ ㄐㄩˋ
繁体
徽劇

徽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徽剧huī jù

  1. 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旧称“徽调”

    Anhui Opera;

引证解释

  1. 安徽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称“徽腔”、“徽调”或“二黄调”。曾流行于该省和 江苏、浙江、江西 等地区。 明•末 清•初“徽州”、“青阳”、“四平”等声腔受昆曲影响形成了昆弋腔。后又和北方南来的西秦腔相互影响形成以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戏”。它的剧目很多擅演历史题材的大戏。音乐曲调和表演技巧都很丰富 清•代中叶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 乾隆、嘉庆 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吸收了京腔、秦腔和汉调的一些曲调和表演技巧逐渐演变为京剧而 安徽 当地的徽调反趋衰落。解放后经积极抢救才得到了新的发展定名为“徽剧”。

国语辞典

徽剧huī jù

  1. 一种流行于安徽、江苏等省的地方戏曲。相传系徽州腔和青阳腔于明末清初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而成其中亦受昆腔的影响。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拔子和二黄。清初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皆有深远的影响。

网络解释

徽剧

徽剧,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渊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剧

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拨子高亢激昂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2006年5月20日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剧的字义分解

  • 徽 [ huī ] 1. 标志,符号。 国徽。校徽。帽徽。徽章。徽记。徽帜(zhì)。 2. 美好的。 徽号。 3. 〔~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墨”。 4.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 剧 [ jù ] 1. 厉害,猛烈,迅速。 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 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3. 姓。

徽剧造句

1、可爱和顽皮的行为徽剧成吸引力。

2、奶奶喜欢听徽剧,高兴时还会唱上两句.

3、婺源徽剧旧称徽戏、徽调,是我国的古老剧种之一。

4、徽剧旧称“徽戏”、“徽调”,是我国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大剧种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5、徽剧如一枝香火不灭的高台红烛,生生不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6、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遂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

7、“在莎翁原著中,麦克白有大量的内心戏,这就非常适合徽剧的表演方式”,徽班第七代传人李龙斌介绍说。

8、新年戏曲晚会15个剧种并不都是尽人皆知的大剧种,除京、昆、豫、越外,晋剧、闽剧、吉剧、徽剧、汉剧、湘剧、眉户戏等特别“地方”的戏也被纳入其中。

9、除了演出之外,李龙斌、王丹红、章其祥等人还将于21日参加演出前的座谈会,与香港观众探讨“徽剧的艺术风格与发展”。

10、这种由商业文明催化的戏曲艺术在北京受到了朝野上下的热烈欢迎,可以说三庆班借为乾隆庆寿之名进京是个偶然,但徽剧在北京扎根,被本土化却是必然。

徽剧的相关词语

【徽剧】的常见问题

  1. 徽剧的拼音是什么?徽剧怎么读?

    答:徽剧的拼音是:huī jù
    点击 图标播放徽剧的发音。

  2. 徽剧是什么意思?

    答:徽剧的意思是:一种流行于安徽、江苏等省的地方戏曲。相传系徽州腔和青阳腔于明末清初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而成,其中亦受昆腔的影响。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拔子和二黄。清初流传很广,对南方许多剧种皆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