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魏晋以后“胡马度阴山”带来了“吞刀吐火”杂技百戏。
2、当时不仅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大,就连乐舞百戏的发展也形成了两次高潮。
3、由于百戏实际上是以杂技为主导的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所以后人也习惯把百戏看成是今天杂技的前身。
4、杂耍部分,爬杆、攀索、倒悬、滚刀,百戏并作,那股喜庆热闹的劲儿,很有点老北京天桥旧事的味道。
5、章仇兼琼镇日,佛寺设大会,百戏在庭,有十岁童儿舞于竿杪,忽有一物,状如雕鹗,掠之而去,群众大骇,因罢乐。
6、“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
7、一首笙歌春似海,万家灯火夜如年,雪月梅柳开新春,花鼓龙灯闹元宵,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盛世,锦绣三春。祝元宵快乐!
8、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戏剧中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9、杨慎在晋宁还观看了春社的歌舞,参与了节日的游乐活动,“九枝灯下开华宴,百戏棚中夺彩筹”。
10、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