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 zhì

拼音
dì fāng zhì
注音
ㄉㄧˋ ㄈㄤ ㄓˋ
词性
名词
繁体
地方誌

地方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方志dì fāng zhì

  1. 地方上的大事年鉴。

    local chronicles; annals of local history;

引证解释

  1. 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

国语辞典

地方志dì fāng zhì

  1.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产物、史迹与人文现象的书称为「地方志」。也作「方志」。

网络解释

地方志

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志是志书及与其有关的方志机构、方志编纂、方志工作、方志事业、方志文化等事项或活动的总称。简称“方志”。志书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狭义上的地方志仅指志书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有独特的写作体例和格式有严格的选材要求有各种研究参考价值。

地方志的字义分解

  •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慢慢地走。

  • 方 [ fāng ]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 方根。平方。开方。 3. 人的品行端正。 方正。方直。 4. 一边或一面。 方向。方面。 5. 地区,地域。 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6. 办法,做法,技巧。 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 7. 种,类。 变幻无方。仪态万方。 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 药方。 9. 违背。 方命。 10. 正在,正当。 方今盛世。方兴未艾。 11. 才,刚刚。 方才。如梦方醒。 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 土石方。 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几方石章。 14. 姓。

  • 志 [ zhì ] 1. 意向。 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2. 记在心里。 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3. 记载的文字。 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4. 记号。 标志。 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 志子。用碗志志。 6. 姓。

地方志造句

1、,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2、, 清代地方志中保存了两份“唐蕃会盟碑”文本,是时人据碑刻西面右半部分盟约的汉文而录。

3、, (李新锁)26日,中新网记者从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获悉,《山西省志》迄今已正式出版8卷、送审10余卷,将于2015年底全部完成。

4、, 德州“地方志”的第一则记事,写的是“禹疏九河”。

5、, 照着地方志的原话是“人烟浩熙攘,海泊辐凑”。

6、, 地方志里当然不只有数据,那些由迁徙重新完成的土地资源占用,潜江县“占田多者皆流寓豪恣之人,土著者反为其佃仆,贫弱受累,赋役不均”。

7、, 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地方志学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北京市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日前结束,共有72部年鉴获奖。

8、, 惟有明清两代海南的地方志和地理总志有各种说法,也多为数千年后的揣测之词,莫衷一是。

9、, 写这个小说的时候,还在上本科,当时觉得写得不错,为了让大家喜欢看还查阅了许多资料,包括《地方志》和《大明会典》之类的。

10、, 但有意思的是,凡是这种为亲复仇的好汉,几乎无一例外会获得民间舆论的力挺,载入民间口碑是肯定的,多半还会载入地方志,长久地为人称诵。

地方志的相关词语

【地方志】的常见问题

  1. 地方志的拼音是什么?地方志怎么读?

    答:地方志的拼音是:dì fāng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地方志的发音。

  2. 地方志是什么意思?

    答:地方志的意思是: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产物、史迹与人文现象的书,称为「地方志」。也作「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