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zhāng

鸿

拼音
lǐ hóng zhāng
注音
ㄌㄧˇ ㄏㄨㄥˊ ㄓㄤ

李鸿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李鸿章lǐ hóng zhāng

  1. 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的字义分解

  • 李 [ lǐ ]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 鸿

    鸿 [ hóng ] 1. 大雁。 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 大。 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3. 指书信。 来鸿。 4. 姓。

  • 章 [ zhāng ] 1. 歌曲诗文的段落。 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2. 条目,规程。 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3. 修理。 杂乱无章。 4. 花纹,文采。 黑质而白章。 5. 戳记。 图章。盖章。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 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7. 奏本。 奏章。本章。 8. 同“彰”,彰明。 9. 姓。

李鸿章造句

1、在琉球问题交涉中,李鸿章的“延宕之法”进一步弱化了宗主权.

2、李鸿章忙将他扶住,“李公公这就生分了,脚气好点没有?”。

3、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其中有大动荡时代特有的风云际会,更有李鸿章本人的通权达变、审时度势。这种历史风云与老谋深算,当然也反映在他给朝廷的奏折中。雷颐

4、“李鸿章杂碎”和广州俚语“核突”。

5、朝廷的降下的旨意白纸黑字在哪里,往后的话无论是洋员还是一心要往制造局掺沙子报复一下李鸿章的左宗棠,没有了机会和借口再伸手,这个口子算是堵死了。

6、李鸿章也指示袁世凯“任他多方恫喝,当据理驳辩勿怖”。

7、七年(1881年),被直隶总督李鸿章调往北洋,任“镇中”炮舰管带,次年调任“康济”舰管带。

8、李鸿章在淮军已经出征苏南、饷项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仍在一个月左右凑足六万两及时送去,使曾国藩发出“枯旱得雨,众苗勃兴,感荷何极”的感谢之辞。

9、李鸿章打马如飞,只用半天时间便赶到家中,来不及洗漱便去拜见父母。

10、“四姐”张充和自幼被叔祖母带大,而叔祖母是李鸿章亲弟弟的女儿。

李鸿章的相关词语

【李鸿章】的常见问题

  1. 李鸿章的拼音是什么?李鸿章怎么读?

    答:李鸿章的拼音是:lǐ hóng zhāng
    点击 图标播放李鸿章的发音。

  2. 李鸿章是什么意思?

    答:李鸿章的意思是: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