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ū hù
注音
ㄉㄨ ㄏㄨˋ
繁体
都護

都护的意思

词语解释

都护dū hù

  1. 古代官名。设在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title of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commanding officer in border area;

引证解释

  1. 官名。 汉宣帝 置 西域 都护总监 西域 诸国,并护南北道为 西域 地区最高长官。其后废置不常。 晋•宋 以后公府则有参军都护、东曹都护职权较卑,与 汉•制异。 唐•置 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 六大都护权任与 汉•同,且为实职。 元•代有 北庭 都护。 明•清 废。

    《汉书·郑吉传》:“吉 既破 车师降 日逐,威震 西域,遂并护 车师 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 吉 始焉。”
    颜师古 注:“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都犹大也,总也。”
    唐•王维 《陇西行》:“都护军书至 匈奴 围 酒泉。”
    明•杨慎 《塞垣鹧鸪词》:“都护羽书飞 瀚海单于猎火照 甘泉。”

  2. 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宋•黄休复 《茅亭客话·寓孔雀书》:“蛇与孔雀(交)偶有得其卵者,使鸡抱伏,即成,其名曰都护。初年生緑毛二年生尾、生小火眼三年生大火眼,其尾乃成矣。”

国语辞典

都护dū hù

  1. 汉唐时管理边政事务的官吏。

    《乐府诗集·卷二七·相和歌辞二·梁·戴暠·度关山》:「将军一百战都护五千兵。」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诗:「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网络解释

都护

官名。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

都护的字义分解

  • 都 [ dū ] 1. 大都市。 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 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3. 美好。 “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4. 总。 都为一集。 5. 居。 “都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 姓。 都 [ dōu ] 1. 全,完全。 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 一动都不动。

  • 护 [ hù ] 1.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 保护。护卫。护理。护士。护航。护林。辩护。守护。 2. 救助。 护护。 3. 掩蔽,包庇。 护短。庇护。

都护造句

1、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护存自己的个性。马里

2、双手握警棍,最牢靠,左右出击;安全防护圈,周身都护全,前后庇佑。110安全日,亲爱的朋友,愿你家庭满,爱情甜,身心都安全!

3、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4、全力准备侵略宋朝的战争的他基本上是放弃了这个地区,原本无数钱财和人命打造的金长城成为了无用的东西,黑水乘机南下,黄龙府以北尽为黑水都护府牧马之地。

5、十二年(1275)笃哇、卜思巴等率12万兵南下围攻火州(吐鲁番高昌故城),亦都护战死。

6、‘亦都护’巴尔术阿而忒的斤是贵国大汗的义子,诸位勇士可以畅通无阻直达与西辽接壤的边界……

7、及讨平贺鲁,乃册立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右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分押贺鲁下五咄六部落。

8、碎叶城是丝绸之路重镇,盛唐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碎叶乃其四镇之一,玄奘西行亦经于此。

9、唐代时的“萧关”,即陇山关,故城在今日甘肃省平凉县境内,设置“都护府”,统管边境上的各附属国;“燕然”为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

10、而这时郭仪郭大将军的夫人在都护府办了一个女子书苑,正准备招收军中将领家的女眷,于是李洪峰便建议魏兰去书苑求学,虽然求学更加枯燥,但好歹有人相伴。

都护的相关词语

【都护】的常见问题

  1. 都护的拼音是什么?都护怎么读?

    答:都护的拼音是:dū hù
    点击 图标播放都护的发音。

  2. 都护是什么意思?

    答:都护的意思是:汉唐时管理边政事务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