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拼音
zǐ dì bīng
注音
ㄗˇ ㄉㄧˋ ㄅㄧㄥ
词性
名词

子弟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弟兵zǐ dì bīng

  1. 对人民军队的亲热称呼。

    army made up of the sons of the people; people's own army;

引证解释

  1. 旧指由领兵将帅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

    唐•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恩州 刺史 陈承亲岭 南大首领也,专使子弟兵劫江。”
    明•何景明 《诸将入朝歌》之五:“金装白马翩翩出不见 长安 子弟兵。”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一幕:“大权归了 曾国藩用的都是 湖南 的子弟兵,号令统一赏罚严明所以不容易打。”

  2. 现代对人民军队的亲热称呼。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再敬酒》诗:“雄豪尽是无双士卫国保家子弟兵。”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战太行》诗:“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见敌人就像是饿虎扑羊。”

国语辞典

子弟兵zǐ dì bīng

  1. 由本乡或本土的年轻人所组成的军队。

    如:「清末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就是从湖广征召来的子弟兵。」

网络解释

子弟兵

子弟兵”的称谓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元帅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子弟兵”不仅指解放军来源于人民更重要的是指解放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武装。

子弟兵的字义分解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弟 [ dì ]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 弟弟。兄弟。 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 表弟。堂弟。 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 老弟。师弟。 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 弟子。徒弟。 5. 古同“第”,次序。 6. 古同“第”,但。 弟 [ tì ] 1. 古同“悌”,孝悌。 弟 [ tuí ] 1. 〔~靡〕颓唐;柔顺。

  • 兵 [ bīng ] 1. 武器。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子弟兵造句

1、子弟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老百姓口碑载道。

2、无论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还是抗洪抢险抵御自然灾害,人民子弟兵总是冲在斗争的最前线,有这样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祖国放心,人民放心。

3、战士的话语,表达了子弟兵对人民纯真的感情。

4、乡亲们穿红着绿,敲锣打豉,热烈庆祝子弟兵打了大胜仗。

5、特大洪水威胁着村民们的生命,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人民子弟兵赶来了。

6、青春奉献给军营,智慧缔结出奇迹,忠诚抒写出辉煌,使命锻造出军魂,责任担当起未来,祝福发送出祝福。八一建军节,祝人民子弟兵节日快乐,功勋卓著!

7、金戈铁马是英雄,建设祖国是好汉。困难面前你敢闯,危险面前冲在前。青春时光不虚度,热血沸腾责任艰。无私奉献人称赞,为国为民意志坚。建军节到了,祝子弟兵们快乐康健!

8、八一佳节即将至,短信送给子弟兵,男儿立志保家国,一身戎装裹忠心;为保平安守一方,故土难舍今遥望;拥军爱民来慰问,富国强军和谐美!

9、王琦说自己毕竟是一个子弟兵,说到底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很木呐。

10、9月22日,单朝霞也接到了期盼已久的入伍通知,成为人民子弟兵某通信团的一名“花木兰”。

子弟兵的相关词语

【子弟兵】的常见问题

  1. 子弟兵的拼音是什么?子弟兵怎么读?

    答:子弟兵的拼音是:zǐ dì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子弟兵的发音。

  2. 子弟兵是什么意思?

    答:子弟兵的意思是:由本乡或本土的年轻人所组成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