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shì

拼音
nù mù ér shì
注音
ㄋㄨˋ ㄇㄨˋ ㄦˊ ㄕˋ
词性
成语
繁体
怒目而視
近义词
怒目圆睁 发指眦裂 侧目而视
反义词
眉开眼笑 和颜悦色

怒目而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怒目而视nù mù ér shì

  1. 圆睁着眼睛怒视对方。

引证解释

  1. 圆睁着眼睛怒视对方。

    《三国演义》第三回:“时 李儒 见 丁原 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金庸 《笑傲江湖》一:“他遇到总镖头怒目而视的严峻眼色不敢再说下去。”

国语辞典

怒目而视nù mù ér shì

  1. 因发怒而圆睁两眼瞪视对方。

    《三国演义·第三回》:「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澟澟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隋唐演义·第七三回》:「太后怒目而视别了三思回宫。」

怒目而视的字义分解

  • 怒 [ nù ] 1. 生气,气愤。 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2. 气势盛。 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怒族。 4.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 目 [ mù ] 1. 眼睛。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2. 看,视。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 条目。纲举目张。 5. 名称。 数目。巧立名目。 6. 标题。 目录。 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8. 孔眼。 网目。 9. 指为首的人。 头目。

  • 而 [ ér ]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从上而下。

  • 视 [ shì ] 1. 看。 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2. 亲临某事。 视事。视察。 3. 看待。 藐视。重视。等闲视之。 4. 看望。 探视。省(xǐng )视。 5. 比照。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6. 古同“示”,表明。

怒目而视造句

1、他俩刚才都还笑逐颜开,现在却怒目而视

2、鲁智深手执禅杖,威风凛凛,对镇关西怒目而视

3、鲁智深手执禅杖,威风凛凛,对镇关西怒目而视

4、怒火攻心的何夏怒目而视,这种拜金主义者都以为普天之下别人都跟他一样爱钱如命,用钱而审视一切。

5、一个扎马尾的女孩正怒目而视,黄林觉得莫名其妙,随便瞄了一眼这个女孩,肤色白皙,五官端正,眼睛大而有神,胸部饱满,至少是个'c'。

6、这老算命的最喜欢打趣他,要放在以前,李昊天定然耐不住性子,不说大喝一声拍案而起,最起码也会怒目而视

7、天养的冷峻之语,让满村之人都是惊呆了,妇幼老小抹泪哀嚎,成年壮汉则是怒目而视,恨不得剐其血肉,生吞之。

8、马三爷说完,无视了啸川犬的怒目而视,晃晃悠悠的走人了,没多久就出现在俩老头儿的阵营当中,开始扯开嗓子唱京戏。

9、蓦然,一道淡漠的声音传来,令得众人齐齐怒目而视,但瞬及面色微白,瑟缩起来。

10、一群人向后望去,见一少女身着紫色拖地长裙在人群后怒目而视,裙脚镶嵌着一只紫蝶停落在一只百合中,细致乌黑的长发,常常披于双肩之上,略显柔美。

怒目而视的相关词语

【怒目而视】的常见问题

  1. 怒目而视的拼音是什么?怒目而视怎么读?

    答:怒目而视的拼音是:nù mù ér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怒目而视的发音。

  2. 怒目而视是什么意思?

    答:怒目而视的意思是:因发怒而圆睁两眼瞪视对方。

  3. 怒目而视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怒目而视的近义词是:怒目圆睁 发指眦裂 侧目而视

  4. 怒目而视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怒目而视的反义词是:眉开眼笑 和颜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