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lín

拼音
hàn lín
注音
ㄏㄢˋ ㄌㄧㄣˊ
词性
名词

翰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翰林hàn lín

  1.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引证解释

  1. 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2. 指文士。

    唐•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3. 鸟栖之林。

    晋•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
    唐•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4. 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翰林学士”。

  5. 官名。指 唐•宋 翰林院官员。

  6. 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7. 翰林院。

    唐•韩愈 《董公行状》:“﹝ 公 ﹞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国语辞典

翰林hàn lín

  1. 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

  2. 形容文翰之多如林。

    《文选·扬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翰林的字义分解

  • 翰 [ hàn ] 1. 长而坚硬的羽毛。 理翩振翰。 2.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 林 [ lín ]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树林。森林。林海。林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 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3. 姓。

翰林造句

1、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

2、后晋还一度废除翰林学士,其职并归中书舍人。

3、正德三年进士,特授一甲传胪、翰林院检讨.

4、莫宣卿被留京入翰林,掌管秘书著作,起草诏诰,后为浙江省台州别驾。

5、顺治二年,规定会试要以内阁部院、翰林院、詹事府等官员4人为读卷官,兵部以满、汉族的官员为提调,另有御史作为监试。

6、兄蒙曾夫子垂爱,荐馆于何仲高幕府,居停系初年翰林,学问渊博,晨昏清讲,实获吾心。

7、金翰林地产“寻找南城榜样”鑫丰市场站征集落下帷幕,20位参赛选手如一亮相,网络投票现火热开启,请为你心动的选手投出宝贵一票!

8、短短几句话,沈孝成已经明白皇帝的用心,他回去后就抽调德才兼备的翰林和年轻官员进入东宫组成顾问团,准备供太子挑选亲信人马。

9、刘统勋深受乾隆赏识,不仅文字书法皆优,且品行能力俱佳,早在雍正年间从政十一年连升四次,由翰林院庶常馆庶士升至詹事府詹士。

10、杨昆鹏,蔡曦,艾志波,中场:张辛昕,姚翰林,马成,胡卓伟,江晖,前锋则有王小诗和吉奥森搭档。

翰林的相关词语

【翰林】的常见问题

  1. 翰林的拼音是什么?翰林怎么读?

    答:翰林的拼音是:hàn lín
    点击 图标播放翰林的发音。

  2. 翰林是什么意思?

    答:翰林的意思是:①.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明清则为进士朝考后,得庶吉士的称号。②.形容文翰之多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