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的修辞手段主要有:代称、对偶、夸饰、譬喻和迁嫁.
2、生活在贵州黔南地区的布依族,古代称作“仲家”,并以他们生产的“仲家布”和“蜡染”著称于世。
3、古代称社会上的青年男子为“小二”或“小二哥”。
4、“起灵,如果单独看的话,确实是一个有着其他意义的词语。起灵嘛,撒除亡者灵位,运送灵柩入土的意思。张家为倒斗世家,这张起灵,也许是某个相当重要的职位的代称。”我道。南派三叔
5、春秋时期,帝少昊的后代有封地在蒲(今山西省隰县北),后建立蒲国,蒲国王族的后代称为蒲氏。
6、弘治年间,对于西域的经略重在哈密,明朝以为若有效控制哈密,必须重视哈密地方民族——回回(元代称回民为回回)、维吾尔、哈刺灰三族问。
7、伸出齿外唇内上下搅动,古代称谓赤龙搅海。
8、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查了资料,太高深了。
9、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
10、原太子东宫,嘉靖十五年确定两宫太后制度,在原址建慈庆宫(东宫),清代称宁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