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 jiāo

拼音
běi jiāo
注音
ㄅㄟˇ ㄐㄧㄠ
词性
名词

北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郊běi jiāo

  1. 北郊区。

  2. 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周制在北门外六里处汉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

引证解释

  1. 北郊区。

    《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贼将 张晊 屯於北郊 秦贤 屯於 版桥,各有众数万。”
    秦牧 《古战场春晓》:“在一九六一年春天降临之前我来到 广州 北郊的 三元里 高地上盘桓。”

  2. 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 周 制在北门外六里处 汉 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

    《吕氏春秋·孟冬》:“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高诱 注:“六里之郊。”
    《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
    《后汉书·祭祀志中》:“北郊在 雒阳 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
    北魏•刘芳 《郊坛疏》:“《孟冬令》云‘其数六’又云‘迎冬於北郊’。 卢植 云:‘北郊,六里郊也。’ 贾逵 云:‘北郊,水帝 顓頊,六里。’……此又北郊六里之审据也。”

网络解释

北郊 (文物研究学者)

北郊,1980年出生于安徽省利辛县毕业于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著名宣德炉收藏家、研究学者及宣炉拍卖经纪人北京翰海拍卖,高级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佛像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员北京北郊堂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汉传佛造像鉴赏家(收藏家),北京怀柔收藏家协会(特邀专家)浙江义乌收藏家协会(特邀专家),北京极速鉴宝平台(宗教艺术)著名专家北京北郊堂艺术馆(创始人),曾任中国民间最大收藏网站《盛世收藏网》明清铜炉版版主。

北郊 (词语)

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 周 制在北门外六里处 汉 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吕氏春秋·孟冬》:“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高诱 注:“六里之郊。”《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瘗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后汉书·祭祀志中》:“北郊在 雒阳 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 北魏 刘芳 《郊坛疏》:“《孟冬令》云‘其数六’,又云‘迎冬於北郊’。 卢植 云:‘北郊,六里郊也。’ 贾逵 云:‘北郊,水帝 颛顼 ,六里。’……此又北郊六里之审据也。”

北郊的字义分解

  • 北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 败北。 北 [ bèi ] 1. 古同“背”,违背,违反。

  • 郊 [ jiāo ] 1. 城外。 郊区。郊外。郊游。郊野。荒郊。

北郊造句

1、自古南阳出美玉,南阳独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产于南阳市北郊独山,独玉色彩丰富,因浓淡兼备,斑驳陆离,硬度较高而著称与世,可与翡翠相媲美,在世界上有”南阳翡翠“之美称。

2、因为他们的父亲惨遭失败而感到羞辱,这些叛逆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在台北郊区的竹林路与其他帮派火拼。

3、记者与这位老人约在巴黎东北郊博比尼市的商业中心。

4、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两人休息了一天,天刚摸黑,便拿着家伙向城西北郊出发。

5、过早的被战争机器所吞噬,成为三门峡北郊上村岭上累累黄土,仅仅留下“假虞灭虢、唇亡齿寒”——这警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6、位于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是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998年,他来沪为一个汽修老板打工,之后决定“自立门庭”,在未取得经营许可资格的情况下,在上海北郊开起了一家拼装大型平板车挂车的加工场。

8、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诞生于福州,1850年11月22日逝于广东潮州,12月归葬福州北郊金狮山首的南麓。

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滴灭威、西维因等杀虫剂。

10、上世纪50年代,成都东北郊工业区开始大规模基本建设,府河漂运呈现空前繁荣,规模和影响大大超过了年羹尧那个时代。

北郊的相关词语

【北郊】的常见问题

  1. 北郊的拼音是什么?北郊怎么读?

    答:北郊的拼音是:běi jiāo
    点击 图标播放北郊的发音。

  2. 北郊是什么意思?

    答:北郊的意思是:①.城北郊区。②.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周制在北门外六里处,汉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