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是,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数劾京,未允,至是,贬太子少保,出居杭。
2、中平初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
3、臣案《汉书宣秉传》云,诏征秉为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俱会殿廷,并专席而坐,京师号之为三独坐。
4、赵倨想起来了,原任御史中丞张升益上月因为父亡回乡奔丧,按照朝廷规定,官员父母亡故,必须守制三年,称为丁忧。
5、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今广东韶关),王安石随父至韶州。
6、初七日上午九点钟,周中丞请往南关武备学堂教场阅操,省各大宪均到陪阅。
7、帝意遂决,于是中丞孔道辅率谏官范仲淹、宋庠等切谏,皆坐贬,废郭后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
8、谢安高卧东山二十余年,才赴征西将军桓温幕府作官,朝士们在新亭送别,中丞高菘趁着几分醉意,挖苦他说:卿(你)屡违朝命,高卧东山。
9、巡抚刘大谟在锦江为他送别,杨慎有《辛丑孟冬,舟发沱江,东阜刘中丞惠历,且约锦江饯别,作此简谢》诗。
10、初,元和中,郑馀庆议,仆射上仪,不与隔品官亢礼,易直为中丞,奏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