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ò

拼音
bù huò
注音
ㄅㄨˋ ㄏㄨㄛˋ
词性
动词
近义词
清晰 自已

不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惑bù huò

  1. 遇事能明辨不疑。

    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宋·曾巩《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

    without doubt; with full self-confidence;

  2. 四十岁的代称。

    四十而不惑

    the age of 40;

引证解释

  1. 谓遇事能明辨不疑。

    《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唐•韩愈 《伯夷颂》:“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
    宋•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人以怒迁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

  2. 后因以“不惑”为四十岁的代称。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晋•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唐•李復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 荣 ﹞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自总角至於不惑,未尝暂忘也。”
    清•方文 《初度》诗:“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
    周作人 《死之默想》:“人世的快乐自然是很可贪恋的但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的感到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国语辞典

不惑bù huò

  1. 不迷惑。

    《论语·子罕》:「知者不惑。」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我有不惑"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5f56ff7ba>三不惑:酒、色、财也。」

  2. 孔子自称四十不惑后人因称四十岁为「不惑」。

    如:「不惑之年」。

网络解释

不惑 (词语)

不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huò,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不惑的字义分解

  •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 惑 [ huò ] 1.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 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 2. 使迷乱。 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蛊惑人心。

不惑造句

1、秋天像一位年逾不惑的中年人,落尽繁华,丰稔而睿智;秋天像色彩之神,使大自然的变得绚丽多彩;秋天像欢乐之神,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2、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岁月没有磨灭您的童真,不惑的你依然很风趣;生活没有磨灭您的本色,成熟的你依然很激情;时光没有磨灭您的青春,中年的你依然很拉风;爸爸节来临,你在儿女心中依然是无敌英雄,老。

4、课堂上,老师教育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隔天上课某生不惑地问老师:为何昨天我将水倒地板上,盯了一宿也没有洞呀!

5、很多男性到了不惑之年以后会愈加意识到自己的情感麻木。

6、弱冠姜维既有勇斗子龙之武,不惑姜维更有九伐中原之谋,亦如皮尔洛有百步之外穿杨射柳之任意球绝技,更有中场运筹帷幄,谋划攻守之才智,堪当世之帅才。

7、1997年4月,我从山东省某市委机关调动到深圳商报时,已经接近不惑之年。

8、我与几千年前与我同名的李白一样,卓荦不群、高自期许、藐视*贵,不愿向那些贪官污吏折腰,但换来的却是到了不惑之年,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化馆职员。

9、阿玛修到黄气巅峰时已近不惑之年,如今以年近八旬,今生沖紫无望了。

10、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无惧。

不惑的相关词语

【不惑】的常见问题

  1. 不惑的拼音是什么?不惑怎么读?

    答:不惑的拼音是:bù huò
    点击 图标播放不惑的发音。

  2. 不惑是什么意思?

    答:不惑的意思是:①.不迷惑。②.孔子自称四十不惑,后人因称四十岁为「不惑」。

  3. 不惑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不惑的近义词是:清晰 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