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 tiě

拼音
bǐng tiě
注音
ㄅㄧㄥˇ ㄊㄧㄝˇ
繁体
稟帖

禀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禀帖bǐng tiě

  1. 旧时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员向上司报告、请示的帖子。

    pitition;

引证解释

  1. 亦作“禀帖”。旧时民众或下级呈官府的文书。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因把他这些话又写了一个稟帖,稟按察使。”
    《红楼梦》第一百回:“即写了禀帖安慰了 贾政。”
    沈从文 《泥涂》:“好把请愿禀帖送到区里去。”
    梁斌 《红旗谱》四十:“县长给省政府上了禀帖说 冯老兰 ‘玩忽国法抗交税款’。”

国语辞典

禀帖bǐng tiě

  1. 古代下对上所有请求或报告的文书。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也罢我们将此事叙一个简明的禀帖禀明上台看上台如何批下来我们遵照办理就是了。」

网络解释

禀帖

禀帖,旧时民众或下级呈官府的文书。语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因把他这些话,又写了一个禀帖,禀按察使。”

禀帖的字义分解

  • 禀 [ bǐng ] 1. 承受,生成的。 禀性。禀赋。 2. 指下对上报告。 禀报。禀复。回禀。

  • 帖 [ tiè ]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 碑帖。字帖。画帖。 帖 [ tiě ] 1. 便条。 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 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 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 一帖中药。 帖 [ tiē ] 1. 妥适。 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 服帖。俯首帖耳。 3. 姓。

禀帖造句

1、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开门揖盗,岂不是私通叛寇?

2、禀帖写完,他便冒冒失失交给藩台号房替他递了进去,自己坐在官厅上等传见。

3、两个人一上岸首先想到的不是回家,而是禀帖报到。

4、邹巡简见是旧时本官相召,不敢迟慢,忙写了禀帖,来见朱景先。

5、意欲写一封禀帖,求老师顺便带去,未知可否?

6、且说智化头一天把禀帖搁下,第二天早早把晚饭吃完,饭钱店钱均已给了,看看快关城门,出店进了城,找了一座茶馆,进去吃茶,直坐到喊堂之时。

7、原来刚才方应物对着谭公道声称,要去向县尊递父亲留下的禀帖并求见,其实是一个诈术。

8、不足以告倒庄允城?且再找几处大逆不道的文字出来,明日再写一张禀帖,递进将军府去。

禀帖的相关词语

【禀帖】的常见问题

  1. 禀帖的拼音是什么?禀帖怎么读?

    答:禀帖的拼音是:bǐng tiě
    点击 图标播放禀帖的发音。

  2. 禀帖是什么意思?

    答:禀帖的意思是:古代下对上所有请求或报告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