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好的教科书也代替不了教师本人的思想和卓识。
2、***的远见卓识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3、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有实事求是的品质,还要有远见卓识的能力。
4、他精通历史,好象历史必然性都变成了可供这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差遣的女仆.
5、我们国家不但需要博学多才和德高望重的学者,而且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实干家。
6、尽管如此,传纪刻画了一个天生注定要被人们铭记的、伟大的、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丰满形象。
7、不过,这是一些只有最卓识远见的经济学家观察到的迹象.
8、大宋皇帝赵匡胤远见卓识,他坐镇京都,却暗中派出大批亲信察访全国政情。
9、性格深沉不露,但却有远见卓识。
10、张居正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敏于决断的实干家,他不恤人言,自负甚高,“内外大计,一出其手定,部院不过一承行吏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