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内禀圣母皇太后训迪之贤,外仗皇叔摄政王匡扶之力;一心一德,斯能奠此丕基。
2、所以经常谆谆训迪学子“以立身心已为学者读书根本”。
3、然窃观圣上制法就功,取成于心,训迪在位,有冯有翼,亹亹乎向六服承德之世矣。
4、残年无儿,后顾茫茫,今幸吾侄掌教是乡,辱日莩末之亲,遗此一块肉,意欲重累吾侄,为老夫训迪,俾得略识之无,不堕诗书旧业,皆出吾侄所赐。
5、余则襄办三十六人,躬亲细务者二百二十人,以故责专虑密,训迪有资。
教诲开导。
例训迪厥官。——《书·周官》
英instruct and guide;
教诲启迪。
引《书·周官》:“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宋•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清•刘大櫆 《<海门初集>序》:“余友 鲍 君 步江生於古 南徐 之乡,无师友以为之训迪,而少即善为诗。”
教诲启发。
引《书经·周官》:「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训迪,指教诲启迪。
训 [ xùn ] 1. 教导,教诲。 如 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 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 如 家训。 3. 典式,法则。 如 不足为训。 4. 解释词的意义。 如 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迪 [ dí ] 1. 开导。 如 启迪。 2. 进。 如 弗求弗迪。 3. 继承。 如 汉迪于秦,有因有革。
1、幸内禀圣母皇太后训迪之贤,外仗皇叔摄政王匡扶之力;一心一德,斯能奠此丕基。
2、所以经常谆谆训迪学子“以立身心已为学者读书根本”。
3、然窃观圣上制法就功,取成于心,训迪在位,有冯有翼,亹亹乎向六服承德之世矣。
4、残年无儿,后顾茫茫,今幸吾侄掌教是乡,辱日莩末之亲,遗此一块肉,意欲重累吾侄,为老夫训迪,俾得略识之无,不堕诗书旧业,皆出吾侄所赐。
5、余则襄办三十六人,躬亲细务者二百二十人,以故责专虑密,训迪有资。
答:训迪的拼音是:xùn dí
点击 图标播放训迪的发音。
答:训迪的意思是:教诲启发。